正文 江城穿越之话筒下的温度(4 / 5)

nbsp;点,我抽空跑到台附近的书店,却被告知《钢琴进阶教程》卖完了,只能买另一本同系列的教材,封面不是女儿想要的蓝色,心里满是愧疚。回到台里,小林拿着彩排稿跑过来:“陈老师,衔接段我还是记不住,怎么办?” 我拉着他走到演播厅,把稿件铺在地上,用粉笔在地面画思维导图:“你看,从社区养老转到菜价波动,就说‘老人们不仅要住得安心,吃得也得放心’,这样过渡就自然了”,彩排到下午 2 点,小林终于能流畅衔接,我却累得靠在柱子上,喉咙疼得说不出话,只能含着润喉糖缓解。

    晚上 7 点 30 分,直播开始。聚光灯打在身上,我握着话筒,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温和:“欢迎收看《民生观察》,今天我们首先关注大家最关心的菜市场价格问题”。镜头切到摊主采访画面时,我趁机喝了口护嗓茶,眼角余光瞥见监控里女儿的照片 —— 贴在提词器旁,是早上特意粘的,想让自己记得为什么要坚持。访谈张奶奶时,她说起 “儿子三年没回家,自己爬六楼买菜”,我赶紧递过纸巾,声音放轻:“您放心,我们已经联系社区,以后会有志愿者帮您送菜上门”,观众留言区瞬间刷满 “陈老师太暖了”“希望能帮到张奶奶”。

    晚上 10 点,直播结束,复盘会开到 11 点,导播说 “今晚观众满意度 98%,菜价问题已经引起物价局关注”。我收拾东西准备回家,却收到妻子发来的视频,女儿趴在桌上睡着了,旁边放着那本新买的钢琴教材,妻子说 “她说明天等你回来一起练新曲子”。我站在演播厅门口,看着空无一人的观众席,眼泪终于掉下来 —— 自己握的话筒传递了无数百姓的声音,却没能兑现对女儿的承诺。

    深夜 12 点,我回到家,把草莓蛋糕放在女儿床头,轻轻帮她盖好被子,看见她枕头下藏着张画:画里的他举着话筒,身边有好多笑脸,女儿站在他脚边,手里拿着满分试卷。我蹲在床边,在她额头亲了一下,心里默念 “下次一定陪你”。

    三、话筒外的暖阳

    再次醒来时,身上还带着淡淡的胖大海茶香。我摸向喉咙,没有灼痛感,只有后勤车扶手蹭的小划痕。手机在裤兜里震动,是《民生观察》节目组的群消息:“陈默老师的‘社区养老专题’获全国民生类节目金奖!台里特批 5 天带薪年假,女儿的钢琴考级视频已经在直播中播放,观众纷纷留言‘这是最温暖的民生声音’!”

    我推着补给车走进演播厅,看见陈默穿着那件浅色系亲子装,妻子和女儿站在他身边,女儿手里拿着《钢琴进阶教程》,封面是她最喜欢的蓝色 —— 是台里同事特意帮他买到的。他胸前别着金奖徽章,正在给观众回信,张奶奶的信放在最上面,上面写着 “社区已经给我安排了志愿者,谢谢陈老师还记得我”;小林拿着新的访谈提纲,自信地说 “陈老师,这次农民工专题我能独立完成了”;导播递过来一张行程表:“这是你的年假安排,我们已经帮你订好了郊外民宿,带女儿去看红叶吧”。

    女儿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