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 分管工会工作的王副书记王见光眉头紧锁,率先表达了深切的担忧: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531章评定辩论(求五星好评,用爱发电谢谢大家)(第2/2页)
“朝阳书记,将工人同志明确划分为八个等级,而且如此直接地与工资、待遇捆绑在一起,这是不是过于‘量化’、过于‘刚性’了?
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是‘工人阶级大家庭’的团结氛围,这样精细的划分和差距,会不会在工人队伍内部制造出新的隔阂,甚至产生等级观念?
我尤其担心一些为企业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老工人,
他们可能文化水平不高,你让他们去参加理论笔试,他们肯定吃亏,
但他们几十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、那些手摸心跳才能掌握的绝活,是无价的!
这样一刀切地搞等级考核,会不会寒了这些老师傅的心,让人觉得我们卸磨杀驴?”
王见光的发言代表了一部分干部基于传统观念和维稳思维的顾虑,也确实指出了一个非常现实和人性化的问题。
会场里响起了窃窃私语,不少委员,尤其是一些同样经历过战争年代、对老工人有着深厚感情的老干部,都露出了思索和认同的神情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朝阳身上,看他如何回应这个尖锐的质疑。
陈朝阳对此显然深思熟虑,他耐心解释:
“见光同志,你的顾虑我非常理解。
但我们首先要明确,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‘各尽所能,按劳分配’。
&nb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