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1章评定辩论(求五星好评,用爱发电谢谢大家)(第1/2页)
不同的声音,代表着不同部门的关切。有支持,有质疑,有补充。
这番深入的探讨和互动,使得陈朝阳的《构想》在一次次的问答碰撞中,变得更加丰满和具有可操作性,也让更多的参会者从不同角度理解了其内涵和必要性。”
随着军民协同发展的讨论告一段落,陈朝阳将议题引向了一项更为具体、也更为牵动人心的改革,工人技术等级评定制度。
“各位同志,”陈朝阳清了清嗓子,将一份附属文件草案的要点在黑板上的显眼位置列出,
“接下来,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关于建立全省统一的‘工人技术等级考核与评定制度’的设想。
这是我们激发工人积极性、夯实工业人才基础的关键一环。”
他首先清晰地阐述了核心框架:
“我们初步设想,打破过去‘大师傅’、‘老师傅’、‘学徒工’这类模糊的称谓和晋升模式,建立一套从一级到八级,清晰、量化、可考核的技术等级体系。
每一级,都对应明确的技术要求、操作规范和应知应会标准。”
接着,他点明了与旧模式最根本的区别,也是改革的要害所在:“这个等级,将不再是资历的简单累积,而是技术能力和贡献的真实反映。
因此,它必须与工人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——等级与工资等级、岗位津贴、分房排序、乃至医疗保健等福利待遇紧密联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