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8章 老表(2 / 6)

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4154 字 3天前

nbsp; 陈凡自然要硬辩一下,「倒也算不上封闭,只不过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。」

    随即解释道,「一般人不容易接触到国外的报刊,对外面自然不太了解,不过我有办法能看到这些东西,对曼哈顿的了解,也是从国外报纸上看来的。」

    无论在江大还是文化厅,都有涉外报刊以及外文资料,这些东西需要具备相应条件才有资格借阅。

    不过对陈凡来说都轻而易举,至于具体是哪一张介绍了香港的俚语和曼哈顿唐人街?

    看了那麽多,他怎麽记得?有本事自己找去!

    反正现在他有老舅撑腰,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,谁敢动他?

    再说了,这东西表姐也不会随便跟人乱说。

    周亚丽果然也不在意,而是恍然点点头,「我差点忘了,你不仅是个大作家,还是一个级别不小的官员。」

    然后双手一拍,赞叹道,「不愧是我老弟,就是优秀!」

    陈凡嘴角微抽,以他的优秀,竟然不知道该怎麽回应。

    这时周亚丽话风一转,解释道,「昨天我爸没解释清楚,其实呢,虽然因为工作需要,我们家现在搬到了白人区,但是周家的祖宅还在唐人街里面,那也是爷爷他们刚到纽约时落脚的地方。

    之所以在那里定居,一方面是那里华人多,虽然以南方人为主,不过好歹都是中国人,而且也不是没有北方人在那里定居,只是比较少而已,住在那里不至于感觉太孤单。」

    她说着转头看着陈凡,笑道,「其实现在我们也几乎每周都会回老宅过周末,就是为了不忘故土。」

    陈凡深以为然点了点头,「挺好。」

    随即问道,「另一方面呢?」

    周亚丽耸耸肩,「另一方面就是教育咯。当年全纽约只有那里有中文学校,用的课本都是当年从国内带过去的,甚至还有民国派去的老师。学校里教中文丶识汉字,尤其地理课和历史课是学习的重点,就是为了教育新一代华人不要忘根忘本。

    当年我爸和姑姑就是在那里的中文学校读书,后来我也是在那个学校就读,一直到高中,才去普通学校上课。」

    陈凡不自觉地点了点头,「挺好。」

    这时他忽然明白,为什麽母亲丶呃,是陈凡的母亲会毅然回国了。

    举个栗子就能明白。

    南洋华侨都知道,可是在孙先生之前,这些华人是不被清政府认可的,乾隆甚至将他们视作「天朝弃民」。

    正是这样一群「弃民」,在孙先生的奔走呼吁下,重新觉醒了民族意识,兴办「侨校」,继承中华文化。

    当时有人登报发言,「舍己国之主人教育,而受他国之奴隶教育,是谓就之死地!侨而曰华,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