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但凡科技有大的突破,都能惠及百姓。
台下渐渐安静,许多本来听得走神的人也都坐直了身子。
林向安微微一笑,补上一句:
“说白了,就是百姓得实惠。
只要每个地方、每个人都能过得更好,这‘融’字,才算融到根子上了。”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教育。
话锋一转,林向安郑重道:
“然教化当与实学并重!
不局限科举,需重奖能工巧匠!
凡有创新器、利民生者,不拘南北,不论出身,或授工官实职,或酬以厚利。
让天下人都知道——做得出好东西,改得了老办法,也能光宗耀祖。
如此,南北才智,如百川归海,奔流不息、竞相涌来!”
话说到这儿,台下一片安静,有人下意识地点头,也有人已经在悄声议论。
不得不说他思想颇新颖,甚至有些大胆。
而林向安忽然收起语重心长的口吻,又笑了笑,调侃道:
“等咱‘实打实的本事’遍地开花,南粮北调算啥,
甚至能南水北调,上天入地呢!
到那时候,天下富饶,哪还需要再喊什么‘南北融合’,
融合早就在咱老百姓的日子里了!
您各位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?”
这话一出,场中顿时响起一片轻笑和掌声,有人忍不住脱口而出:“说得好!”
原本只是图个热闹的茶客,这会儿眼神都亮了起来。
不少人开始重新打量这个年纪尚轻的少年士子。
也有些人觉得他说得太满,语气未免张狂。
可转念一想,十五岁的年纪,年少轻狂,倒也无可厚非。
况且他这番话,既有格局,又不脱离现实,讲理不枯燥,说事不虚浮,情理兼具,还透着一股踏实劲儿,实属难得。
和前面三位士子比起来,他的言反倒最得茶客欢心。
林向安看着香头燃尽,收声拱手:
“香已尽,在下谬论一席,望诸位前辈、诸君明鉴!”
话音落下,他朝众人深深一揖。
四周的茶客纷纷起身鼓掌,就连挤在外头看热闹的百姓,也忍不住跟着拍手叫好。
掌声绵延不绝,在茶楼内久久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