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。
赵川却站在原地没动。
段昊初见状,转头问:“赵川,你怎么不去?”
赵川摇了摇头,声音不高,却带着些认真:“少爷,我跟着你。”
刚才在人群里被挤开了,结果段昊初顺手就被人摸走了东西。
这让他不得不更警惕。
况且,他本就不太喜欢这类东西。
段昊初见他如此,也不再勉强,只笑着对林向安说道:“那走吧,咱们也进去猜几个?”
两人相视一笑,便一同往书肆灯谜区走去。
相比外头的喧嚣热闹,这室内却别有一番清雅氛围。
高悬灯笼间光影交错,温暖柔和,照得屋内书香满溢。
参与者多为举人模样,衣着整洁,神色专注。
有的双眉紧锁冥思苦想,有的成群低声交流,时而传来一两句轻声赞叹。
每当有人猜中谜底,便会走到一旁柜台,轻声报出答案。
若核对无误,书肆的伙计便小心地从灯笼或屏风上,将那条红纸谜签摘下,示意此题已有人解出。
按此规矩,举人须连中三题,方能获得奖励。
此时屋内已有数处灯签告罄,几盏灯下空空如也,显然已有才子捷足先登。
“这些都被猜中了?”
段昊初略带遗憾地看了一眼,又瞥见前方一座屏风前围满了人,便低声道:“那边围得人多,不妨过去瞧瞧?”
通常越是难题,越能吸引众人围观。
既然来了,自然要试试最具挑战的。
林向安点了点头,与他并肩走了过去。
赵川并未随行,而是自觉地退到一旁角落,安静地看着,也不出声打扰。
两人刚靠近屏风,就听见前方几人正低声议论:
“刚才那位公子真是厉害,我亲眼看到他一下子连解三题!”
“就是那‘金陵王气黯然收,三山半落凤凰游。
有客登楼挥玉麈,却道澄江静如练’的诗谜,谜底说是一处江南名楼,他只扫了一眼,很快就答出是‘滕王阁’。”
“对,我还记得他写下一句『余霞散成绮』,这也对的太快了吧!”
“哪位公子啊?叫什么?”
“听说姓沐,刚才听他报名字,好像是叫沐云衡。”
“沐云衡?这名字听着不陌生……是哪一省的举人?”
前面的人纷纷议论着,段昊初听到“沐云衡”
三字,脚步一顿,微微皱眉,侧头低声问道:“沐云衡……这个名字,我怎么觉得有些耳熟?”
林向安略一沉吟,随即想起:“若我没记错,这人应是南直隶本科的亚元。”
“对!
我记得了!”
段昊初眼睛一亮,“之前在吴江书市那家书铺,有伙计提到过,说他文采不凡,是近年少有的才俊。”
两人当时还看过这位沐云衡的乡试程墨,只觉其文章气势平正、文思通达,的确不俗。
“没想到他也来凑这热闹。”
段昊初轻声一笑,眼神中带了几分兴致,“这京城不愧是文士云集之地。”
两人也只知道简单的信息,其他的也不知道了。
如今这位沐云衡解除了三道谜题,再加上他应天府亚元的身份,想来这名头,不久就会传遍京城。
说话间,两人又看向屏风上的谜题。
段昊初指着那条谜签,仍有些不解,低声对林向安道:
“不过,刚才那谜面和『滕王阁』有何关系?这谜底是如何解出来的?”
林向安微微一笑,语调温和:
“你是说那句『金陵王气黯然收,三山半落凤凰游。
有客登楼挥玉麈,却道澄江静如练』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