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4章 闹剧(4 / 4)

与沙门扫旧尘。

【这几诗是历史书籍中,被传下来的。

这些诗句里,最多的是和科举相关,有考试前有感而悟,也有落第者重游所作,亦有讽刺科举,也是科场失利者,看着这些诗词,仿佛认识了他们。

或喜或悲,或愤怒或无奈。

诉说着自己心里真实的声音。

“林施主,可想题诗?”

林向安听到声音,望了过去,原来是那天引他们进来的小和尚慧明。

轻轻双手合十,与对方打了个招呼。

“慧明小师父,这墙上的诗词可随意写吗?”

“林施主,您是第一次来赶考,可能不熟悉这墙壁题词。

这些都是过往士子在上面题词,在西湖一带非常盛行。

以昭庆寺为核心,但岳庙、苏堤等名胜的墙壁、石壁乃至亭柱也常被题诗。”

慧明给林向安解释西湖题壁文化。

“一到乡试前一两个月,就会自形成西湖题壁赛,许多士子、文人墨客都会在上面题诗,广为流传的会被人记载,刊登出来。

林施主若是有兴趣,不妨一试。”

原来如此,上次和孙文石、杨辉逛西湖时,就有关注到,还以为是商铺等请人写的。

如今看来,是自形成的,有点类似热搜话题打卡。

朗朗上口,经典的诗句,就会快传播。

“这墙壁位置有限,会不会题不下?”

林向安将心中的疑惑问出来。

慧明微微一笑,温和地说道,“每年寺庙的墙壁都会定期粉刷,其他地方相关人也会清理。

若是都写满了,若才华过人,也可直覆盖一些粗鄙的诗词。”

“多谢小师父指点,既然是西湖题壁赛,可有评审?”

“这会题壁上的诗词,以游客、考生、百姓会以传抄次数和口碑为评判标准,当然偶尔也会得到名士点评。”

有点意思,一旦有了热度,会被各方追捧。

那么题诗词的人,名声就别传播出去了。

想来身价能迅提升,才华被人赏识,极可能得到贵人赞助。

“难怪西湖的文人多,大家喜爱这个地方。”

林向安一下子反应过来了,人与自然景色相结合,诗景交融,给西湖增加了浓浓的历史文化。

题壁文化提升西湖知名度,游客、文人才子等慕名而来,增加人流量。

寺庙靠“诗壁”

吸引香客,酒楼推出“诗壁套餐”

,形成完整的诗壁产业链。

而书商将热门题诗汇编成《西湖题壁集》,高价售卖。

诗词爆火后,可能达官贵人相中,被聘为幕僚或私塾先生,也能脱离科举苦海。

林向安不得不感慨,这西湖的科举文化产业,真是非常成熟的产业链。

给读书人提供了平台,同时也成为了读书人中的心头好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