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3集 稻田的新试验(4 / 4)

p>

田埂上挤满了人,不仅有关中的农夫,还有朝廷派来的官员,都来看看这楚地的稻鱼共生田,到底能产多少粮。

张阿伯穿着新做的粗布衣裳,手里拿着镰刀,准备割稻。

老周跟在他身边,手里也拿着镰刀,脸上满是期待:“张老爹,今天就能收稻了,你说这亩产真能比麦高3o吗?”

张阿伯拍了拍老周的肩膀:“你等着瞧,保证不让你失望。”

秦斩也来了,还带了个粮官,手里拿着斗,准备量产量。

御史也来了,站在田埂上,看着稻浪,笑着说:“将军,这稻子长得真好,比楚地的稻子还壮实,看来关中的水土,确实适合种稻。”

秦斩笑了:“都是张老爹的功劳,他根据关中的水土,调整了种植方法,才让稻子长得这么好。”

说话间,张阿伯已经割下了一捆稻子,狗蛋跑过来,帮着把稻子抱到打谷场上。

其他农夫也跟着割,打谷场上很快就堆起了一堆堆稻子。

楚地来的农妇们教关中农夫怎么打谷,木枷一甩,稻粒就落在了晒场上,金灿灿的,像撒了一地的金子。

粮官拿着斗,一边量一边记:“第一块田,亩产六石二斗;第二块田,亩产六石一斗……”

老周凑过去看,眼睛都直了:“俺们种麦,最好的年成也才四石多,这稻子居然能产六石多,还不算鱼!”

张阿伯笑着说:“这还不算完,等把稻子收完,就能捞鱼了,一亩田能收二十多斤鱼,够一家人吃好几顿。”

众人一听,更高兴了,纷纷说要跟着张阿伯种稻。

御史看着这一幕,对秦斩说:“将军,我回去就禀报朝廷,建议在关中大规模推广稻鱼共生模式,让更多农夫受益。”

秦斩点了点头,系统界面弹出提示:“楚地稻鱼共生模式在关中试验成功,亩产达62石,较小麦高35,农夫接受度达95,朝廷决定在关中、河东等地推广,任命张阿伯为‘农技总师’,负责培训农夫。”

收完稻子,张阿伯带着众人捞鱼,禾花鱼长得又肥又大,银闪闪的,捞上来放在竹筐里,活蹦乱跳。

狗蛋捞了条最大的,高兴得举起来:“张老爹,这条鱼给你,你做稻花鱼炖紫苏,俺们都等着吃呢!”

张阿伯接过鱼,笑着应了。

田埂上,众人摆起了桌子,楚地来的农妇们做了稻花鱼炖紫苏、新米饭,还有关中的面食,大家围坐在一起,吃着、笑着,热闹得像过年。

老周端着碗新米饭,吃得香,对张阿伯说:“张老爹,明年俺家的三亩田,都种稻!

你可得多来教教俺。”

张阿伯笑着点头:“没问题!

明年俺还要在田里种些油菜,春天开花好看,还能当绿肥,稻子长得更好。”

秦斩看着众人热闹的样子,心里暖暖的。

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咸阳城,夕阳把城墙染成了金色,城墙上的玄鸟旗在风里飘,像是在为这丰收的景象喝彩。

他知道,楚地的稻种,不仅在关中扎下了根,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,而这,只是大秦各地民生智慧交融的开始,未来,还会有更多楚地的、燕地的、齐地的好法子,在大秦的土地上落地生根,让百姓的日子,越过越红火。

稻花香里,众人的笑声传得很远,飘在关中的田野上,也飘向了更远的地方,像是在告诉所有人:好的民生法子,从来都不分地域,只要顺着水土、顺着民心,就能在任何地方,长出希望的庄稼,结出幸福的果实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