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咸阳的队伍在城门外集结。
李婶提着一篮桑椹糕赶过来,油纸裹着的糕饼还热乎:“将军,带上这个!
咸阳人未必吃过楚地的甜,让他们尝尝,咱这手艺不是按模板做出来的。”
张阿伯扛着一小袋新收的稻穗,稻粒饱满,压得穗秆微微弯曲:“这是稻鱼共生田种的米,比咸阳模板里说的‘高产麦种’养人,带上给丞相大人看看!”
秦斩接过桑椹糕和稻穗,塞进随行的木箱里。
系统界面闪烁着新的提示:“楚地民生样本收集完成,包含农耕、织造、医疗、商贸四大类,可作为适配性论证依据。”
他翻身上马,身后跟着阿禾、素问,还有两个捧着账册的小吏,马蹄踏过青石板,朝着咸阳的方向出。
行至半途,路过一个关中村落,却见村口围了不少人,哭声顺着风飘过来。
秦斩勒住马,让小吏去打听情况。
不多时,小吏跑回来,脸色凝重:“将军,这村子遭了暴雨,麦田全被冲毁了,村民们正愁着没种子补种。”
阿禾掀开车帘,探出头来:“暴雨冲毁麦田?楚地的稻子耐涝,要不……把咱们带的稻种分些给他们?”
随行的咸阳谒者立刻皱眉:“不可!
这稻种是去咸阳献呈的,怎能随意分?况且咸阳模板里说,关中只宜种麦,种稻不合规矩。”
秦斩没理会谒者的话,翻身下马,走向村口。
村民们见来了官差,纷纷围上来,一个老者跪在地上,磕着头:“大人,救救我们吧!
要是赶不上补种,今年冬天就要饿肚子了!”
秦斩扶起老者,从木箱里取出那袋稻穗:“老丈,这是楚地的稻种,耐涝,种下四十天就能抽穗,你们试试?”
老者捧着稻穗,眼神里满是疑惑:“可我们从来没种过稻啊,而且……咸阳的官爷说,关中不能种稻。”
“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”
秦斩蹲下身,从田里捧起一把泥,“这土黏,保水,种稻正好。
我教你们怎么整田、插秧,保管能有收成。”
接下来的三天,秦斩带着阿禾、素问,还有愿意帮忙的村民,一起翻田、引水、插秧。
阿禾还帮着村里的病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