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oo集 楚地的新图景(2 / 5)

着一缕轻烟,那是李婶在煮早饭。

三年前他第一次去织坊时,那里只剩三间破屋,织机都生了锈,李婶坐在门槛上哭,说“织了布也卖不出去,儿子的束修钱都凑不齐”

现在不一样了,上个月他去织坊,看见二十多台织机并排转着,姑娘们的手指在丝线间翻飞,织出的“楚凤锦”

上,凤凰的尾羽沾着西域传来的葡萄纹——那是纹样师老周琢磨了半个月的新样式,第一次运到咸阳就被王室订了贡品,订单堆得比织机还高。

“将军要是有空,晌午去织坊看看?”

赵叔凑过来说,“老周新画了个纹样,说是照着驿站送来的西域商图改的,有骆驼,还有胡杨林,怪好看的。”

秦斩点头,忽然听见一阵朗朗书声,从城东北的学堂方向飘来,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

——是新先生在教孩子们读《孟子》。

学堂是三年前用旧祠堂改的。

秦斩还记得第一次去时,祠堂的门楣塌了一半,院里长满了野草,几个孩子蹲在墙角捡草籽玩。

现在的学堂不一样了,院墙刷得雪白,门口挂着块木牌,上面是先生写的“耕读传家”

去年秋收时,先生带着孩子们去稻田里捡稻穗,张阿伯还笑说“这些娃娃比我家孙子还会惜粮”

此刻书声里混着孩子们的笑声,秦斩想起昨天阿禾说的,学堂里最调皮的那个叫小石头的孩子,昨天背会了《秦律》里关于“邻里互助”

的条款,先生奖了他一块桑椹糕——那是李婶特意送来的,说“给娃娃们加加餐”

“嗒嗒嗒”

的马蹄声忽然从城下传来,打断了书声。

秦斩低头看去,驿站的驿卒正骑着快马往城门跑,马背上的布包用红绳系着,那是加急文书的标记。

驿卒的甲胄擦得亮,马鞍旁挂着个水囊,秦斩认得,那是素问去年给驿站做的草药水囊,里面装着解暑的薄荷水,夏天跑长途也不怕中暑。

三年前的驿站可没这么像样。

那时驿站的马只剩两匹,还都是瘦得露骨的,驿卒送信要走三天的路,回来时脚都磨破了。

现在不一样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