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节上的趣事——讲王二的烤肉多好吃,讲李婶的桑椹糕被抢光,讲杂耍艺人的尖刀抛得多高。
兵士们听得津津有味,不时问些细节,医署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素问坐在一旁,看着阿禾开心的样子,手里拿着今天从市集上买的桂花糕,轻轻咬了一口。
桂花的香气在嘴里散开,她想起今天在市集上看到的景象:百姓们脸上的笑容,商贩们忙碌的身影,秦将军亲民的举动,还有大家互相帮助的温暖——这就是她想要看到的寿春,充满烟火气,充满人情味,充满希望。
而在郡守府里,秦斩正在和周正商量“特色美食推广”
的事情。
桌上摊着一张纸,上面写着今天市集上受欢迎的美食:桑椹糕、烤肉、鱼汤、桂花糕、梅子酒……
“将军,这些美食都很有寿春的特色,咱们可以把它们整理出来,印成小册子,分给来往的商队,让他们带到其他郡县去宣传。”
周正指着纸上的名单,“另外,咱们还可以在市集上设一个‘特色美食区’,专门卖这些好吃的,让百姓和游客随时都能买到。”
秦斩点点头:“这个主意好。
还要跟商贩们商量,把他们的手艺传承下去,比如李婶的桑椹糕,王二的烤肉,都可以教给更多人,让更多人能靠这些手艺赚钱。
另外,咱们还可以举办一个‘特色美食大赛’,让商贩们互相交流学习,改进口味,做出更好的美食。”
周正连忙记下:“将军您想得真周到,我明天就去跟商贩们商量这些事。”
秦斩站起身,走到窗边,看着窗外的月光。
月光洒在郡守府的院子里,安静而祥和。
他想起今天在市集上看到的一切,心里充满了信心——只要坚持为百姓做事,寿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,百姓们的笑容也会越来越多。
第二天一早,李婶就带着儿子小石头,又摘了满满一筐桑椹,开始做桑椹糕。
她的动作比昨天更熟练了,嘴角也一直带着笑。
小石头在一旁帮忙,一边揉面,一边问:“娘,今天的桑椹糕还能卖光吗?”
李婶摸了摸儿子的头,笑着说:“肯定能,只要咱们做得好吃,就有人买。
等攒够了钱,就送你去学堂读书,让你也学知识,将来做个有用的人。”
小石头用力点头,眼里满是期待。
而在寿春市集上,“特色美食区”
的牌子已经挂了起来。
王二、张叔、陈姑娘、张嫂他们的摊位都搬到了这里,每天都有很多百姓来买。
秦斩也经常来这里逛,和商贩们聊聊天,听听他们的想法,帮忙解决遇到的问题。
阿禾和素问也会经常来市集,有时候买些好吃的,有时候帮忙看看有没有人需要医治。
阿禾还学会了做桑椹糕,是李婶教他的,他偶尔会在医署里做些,给大家尝尝,味道还不错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寿春的特色美食越来越有名,来往的商队都会带些桑椹糕、梅子酒回去,送给亲朋好友。
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寿春,知道了寿春的美食,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寿春,逛市集,尝美食,寿春的市集越来越热闹,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。
又是一个夏天,寿春市集举办了第二届美食节。
这一次,市集比去年更热闹了,摊位更多了,美食也更多了——除了去年的老味道,还多了李婶新做的桑椹酱,王二的烤羊腿,张叔的鱼汤面,陈姑娘的荷花糕……
阿禾和素问依旧来逛美食节,阿禾手里拿着两串糖葫芦,一串自己吃,一串递给素问。
秦斩也来了,他和百姓们一起尝美食,一起说笑,就像普通的百姓一样。
李婶的桑椹糕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