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o集 学堂的读书节(3 / 7)

,开始背诵《七月》:

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

一之日觱,二之日栗烈。

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?三之日于耜,四之日举趾。

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,田畯至喜……”

他背着诗,眼前仿佛出现了诗里的景象:冬天的时候,人们穿着单薄的衣服抵御寒冷;春天的时候,农夫们扛着农具去田里耕种,妇女和孩子提着饭篮去送饭。

他想起张阿伯在稻田里劳作的样子,想起赵叔在河堤上扛沙袋的身影,声音不知不觉就带上了感情,读到“十月蟋蟀入我床下”

的时候,还轻轻放慢了语。

等他背完最后一句“万寿无疆”

,台下先是安静了片刻,接着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
李婶擦了擦眼角,笑着说:“这孩子,背得俺心里都热乎乎的。”

秦斩也笑着鼓掌,心里忽然想起系统之前的提示——“学堂普及度提升,楚地文教基础加固”

他之前办学堂的时候,只是觉得百姓要想安稳过日子,得先识文断字,现在看着孩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,才明白这不仅是识文断字,更是在把“安稳”

的种子种进孩子们心里。

接下来的环节,是孩子们一起朗读《论语》里的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

几十个孩子的声音凑在一起,从学堂院子里飘出去,飘到旁边的稻田里,飘到远处的织坊方向。

路过的货郎停下牛车,站在巷口听了一会儿,笑着自言自语:“寿春这地方,真是越来越有生气了。”

第三章书里的天下

朗读结束后,秦斩走上土台,手里还拿着那两袋书。

他看着孩子们,声音温和却有力:“今天大家读得都很好,我很高兴。

有人问我,读书有什么用?我告诉你们,读书能让你们知道,除了寿春的稻田、云梦泽的河堤,天下还有更广阔的地方——有奔腾的黄河,有高耸的泰山,有会治病的草药,有能让丝绸更美的纹样。”

他拿起一本地理书,翻开里面的地图,指着上面的江河:“你们看,这是咱们楚地的长江,它向东流,能到大海;这是咸阳的渭水,那里有很多像先生一样有学问的人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