斩停下脚步,笑着问:“这补给站的物资还够方便?有没有缺的东西?”
王二见了秦斩,赶紧放下麦饼,拱手道:“秦将军!
啥都不缺!
有米有饼有井水,还有修补车子的工具,比家里都全乎!
我刚才看那墙角还有喂马的豆饼,下回我再过来,给老伙计也添点粮!”
秦斩点点头,目光扫过货架上的物资。
就在这时,他眼前浮现出一行淡蓝色的字——系统“驿站补给”
提示:“在各郡驿站增设补给站,可满足商队、驿卒的物资需求,通行效率提升4o。”
这提示秦斩早已习惯,自从他到楚地任职,这系统便时常给出民生相关的建议,先前的河堤巡守、乡村医点,都是照着提示一步步落实的。
“老周,”
秦斩转头对老周说,“把补给站的物资清单抄几份,贴在门口和驿站的墙上。
米、饼、水的价钱,还有能借的工具,都写清楚,让过往的人一看就明白。”
老周应了声“好”
,转身去里屋拿纸笔。
王二在旁边听得真切,又道:“将军考虑得真周到!
这样咱们就不用来回问了,省事儿!”
他掏出几枚秦半两,买了两袋粟米、一包麦饼,还特意要了一小袋豆饼,小心地揣进怀里,“我这就去寿春城送货,回来还走这儿过!”
说着,他赶着牛车离开了,车轮碾过青石板,留下一串“咕噜咕噜”
的声响。
秦斩站在补给站里,看着货架上整齐的物资,心里踏实了些。
楚地多水多山,商队、驿卒赶路不易,尤其是逢着雨天,路难走,物资接济不上,常常要滞留好几天。
这补给站要是能管好,确实能解不少人的急。
没一会儿,门外传来马蹄声。
驿卒小李牵着一匹枣红色的驿马走了进来,那马脖子上挂着驿铃,还在“叮铃”
作响。
小李是寿春驿站的驿卒,每天要往庐江送两趟信,来回近百里路。
他刚送完一趟信回来,马鼻子里还喘着粗气,身上的驿服都被汗浸湿了。
“周老哥,给我来两斤豆饼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