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o集 药田的新绿意(3 / 4)

阳光下,紫苏的叶子慢慢变成深紫色,薄荷则变成了浅绿色,晒干后收进布袋子里,堆在医署的储藏室里,像两座小山。

这天,庐江郡突然下起了大雨,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,第二天清晨,才渐渐停了。

阿禾刚起床,就听见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,他跑过去开门,只见王婶浑身湿透,急得满脸是汗:“阿禾,快叫素医师!

我家孙儿烧了,还拉肚子!”

阿禾赶紧跑去叫素问,素问一听,立刻拿起药箱,秦斩也跟着过来,手里拿着一把伞:“我跟你一起去。”

三人赶到王婶家时,孩子正躺在床上,小脸通红,嘴唇干裂,还在不停地咳嗽。

素问摸了摸孩子的额头,又把了把脉,对王婶说:“是淋雨受了寒,还染了暑气,得用紫苏和生姜煮水,再配上点黄连。”

秦斩立刻说:“我回医署拿药。”

“不用跑了。”

阿禾突然开口,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,“我昨天晒紫苏的时候,装了些在包里,还有素医师给我的黄连末。”

素问惊喜地看着他:“阿禾想得真周到。”

阿禾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“我想着万一有人要用药,就能随时拿出来。”

王婶赶紧去煮水,素问则用温水给孩子擦身体,降温。

不一会儿,紫苏生姜水熬好了,素问把黄连末撒进去,搅拌均匀,再用小勺喂给孩子喝。

孩子刚开始还不愿意喝,阿禾坐在床边,拿着一片晒干的薄荷叶,对他说:“喝了药,病就好了,我还能带你去药田看蝴蝶。”

孩子眨了眨眼睛,乖乖地张开嘴,把药喝了下去。

过了一个时辰,孩子的烧渐渐退了,也不拉肚子了。

王婶看着孩子睡着的样子,眼眶红了:“多亏了素医师,还有秦将军,阿禾。

要是以前,我得抱着孩子跑几十里去求医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治好,还不用花多少钱。”

素问笑着说:“这都是药田的功劳,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。”

从王婶家出来,秦斩看着阿禾,眼里满是赞许:“阿禾现在不仅能认草药,还能随时带着药,真是个小医师了。”

阿禾心里甜甜的,他抬头看向医署的方向,药田里的艾草在风中轻轻摇晃,像在跟他打招呼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庐江郡的乡村医点渐渐多了起来,每个医点里都有从医署药田分过去的草药。

百姓们有个头疼脑热,再也不用跑远路,去医点就能拿到药。

阿禾也学会了认更多的草药,他能分清黄连和三七的叶子,还能说出每种草药的功效,素问有时忙不过来,他还能帮忙给百姓抓药。

这年秋天,药田迎来了第一次丰收,除了紫苏和薄荷,秦斩还种了黄连和川贝,收成比系统提示的还好。

百姓们特意送来新收的谷子和豆子,感谢秦斩和素问建了药田。

张阿婆还编了个草蚂蚱,送给阿禾:“阿禾是个好孩子,跟着素医师学了这么多本事,以后肯定能当大医师。”

阿禾把草蚂蚱放在药田边的石头上,看着眼前丰收的药田,心里满是欢喜。

他想起刚开始种紫苏的时候,自己连锄头都握不稳,现在却能帮忙打理药田,还能给百姓配药。

他知道,这都是因为有素问的教导,有秦斩的帮助,还有百姓们的支持。

夕阳西下,金色的阳光洒在药田里,给紫苏和薄荷镀上了一层金边。

秦斩和素问站在田埂上,讨论着明年扩种的计划,阿禾跟在他们身边,手里攥着一片刚摘的薄荷叶,薄荷的香气在指尖散开,像一缕温暖的风。

他抬头望向远方,庐江郡的炊烟袅袅升起,百姓们的笑声从村里传来。

阿禾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