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,天气渐渐热了起来。
秦斩路过寿春学堂,看到几个少年在学堂后的空地上,用小木棍和绳子做了个简易的曲辕犁,正拉着玩。
为的是小石头,老李的儿子。
“你们这是在做什么?”
秦斩走过去,笑着问。
小石头看到秦斩,有些紧张,又有些兴奋:“将军,俺们在做新犁,先生说,这是楚地最好用的犁,俺们想试试怎么做。”
学堂的先生也走了过来,对秦斩说:“将军,现在学堂里教农桑课,我就跟孩子们讲了曲辕犁的好处,没想到他们自己动手做了个模型。”
秦斩看着孩子们手里的简易犁,虽然粗糙,但弧度和结构都很像真的曲辕犁,心里很是高兴。
“你们想不想看真的曲辕犁怎么打?”
秦斩问。
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:“想!”
秦斩便带着他们去了老李的铁匠铺。
老李正在打犁辕,看到孩子们来了,赶紧停下手里的活,给他们演示怎么烧铁、怎么捶打、怎么淬火。
“这铁要烧到红得亮,才能打弯,”
老李一边说,一边用铁钳夹起烧红的铁块,“捶打的时候,要顺着弧度打,不能太用力,不然会裂。”
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,小石头更是睁大眼睛,生怕错过一个细节——他以后想跟爹一样,做个铁匠,打最好用的农具。
从铁匠铺回来后,孩子们对曲辕犁更感兴趣了。
先生索性组织了一次“春耕实践”
课,让孩子们跟着农户去田里,学习用曲辕犁。
小石头跟着张阿伯去了田里,张阿伯教他怎么扶犁,怎么调犁评,怎么跟在牛后面走。
“扶犁的时候,手要稳,不能晃,”
张阿伯说,“牛走慢了,就喊一声‘驾’,走快了,就喊‘吁’。”
小石头试着扶了扶犁,虽然有点费劲,但还是犁出了一道浅浅的犁沟。
他高兴得蹦了起来:“阿伯,俺会犁地了!”
张阿伯笑着说:“好孩子,以后多练练,就能像你爹一样,做个能干的人。”
秦斩站在田埂上,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,听着他们的笑声,脑海里的系统提示又弹了出来:“少年农具认知实践完成,楚地农业技术传承意愿提升5o。
曲辕犁楚地整体推广率达5o,耕作效率提升25,农户日均劳作时长减少1小时。”
风拂过稻田,稻苗轻轻摇晃,出沙沙的声音。
秦斩知道,这声音里,不仅有稻苗生长的声音,还有楚地百姓日子变好的声音。
他想起刚到楚地时,看到的是荒芜的田地、疲惫的农夫,而现在,田埂上满是新犁的影子,农夫们的脸上有了笑容,孩子们的眼里有了光。
五、秋收的喜悦
九月,楚地迎来了秋收。
庐江郡的田地里,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,压弯了稻穗。
张阿伯家的稻田里,他正拿着镰刀收割稻谷,脸上满是笑容。
“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两成,”
张阿伯对秦斩说,“多亏了新犁,春耕时省了不少劲,还种了半亩豆子,也收了不少。”
秦斩蹲下身,拿起一把稻谷,米粒饱满,颗粒分明。
他看着一望无际的稻田,到处都是收割的农夫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。
远处的田埂上,几个少年正帮着农户搬运稻谷,小石头也在其中,他的脸上沾着泥土,却笑得很开心。
老李的铁匠铺也迎来了好生意,秋收后,农户们都要修农具,还要买新的曲辕犁,准备明年的春耕。
老李雇了五个徒弟,还开了一家分店,专门卖曲辕犁和其他农具。
“将军,今年俺的铁匠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