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千真万确。”
秦斩点点头,侧身让开,指了指身后的亲兵,“他们手里的粮食,都是从秦军的军粮里匀出来的,你们村去年遭了水灾,粮囤空了,再不吃东西,怕是撑不过这个春天。”
老人的目光落在亲兵手里的粮袋上,喉结动了动——他家里确实快断粮了,小孙子已经三天没吃饱饭,昨晚还在哭着要粥喝。
可他还是犹豫,秦军的名声在楚地向来不好,烧杀抢掠的传闻听了不少,他怕这粮食是诱饵,一旦接了,就会引狼入室。
秦斩看出了他的犹豫,从怀里掏出一卷东西,递到老人面前——正是那卷写着“与秦战,宁死不降”
的竹简。
“这是项将军的竹简,我没烧了它,也没扔了它。”
他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,“项将军是为了楚国而战,我是为了天下安定而来。
我知道你们怕秦军,可我向你保证,只要你们不反抗,秦军绝不会伤害一个百姓。”
老人盯着竹简上的字迹,眼睛突然红了。
他认得这字迹,去年项燕路过陈家村时,曾在他家喝过一碗水,还亲手写了一张“保境安民”
的字条给他,那字迹和竹简上的一模一样。
他颤抖着伸出手,接过竹简,指尖拂过“宁死不降”
四个字,眼泪顺着皱纹滑落。
“老……老将军啊……”
他哽咽着,突然对着竹简跪了下去,磕了三个头。
起身时,他抹了把眼泪,对秦斩道:“将军,我信你。
只是……村里还有不少人,怕是没那么容易相信。”
“没关系。”
秦斩笑了笑,把粮袋递给他,“你先把粮食拿回去,给孩子煮点粥。
我们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等着,要是有人愿意来领粮,我们就给;要是不愿意,我们也不勉强。”
老人接过粮袋,重重点头:“哎!
谢谢将军!
我这就去跟村里人说!”
他抱着粮袋,脚步匆匆地跑进了村里,不一会儿,就有几户人家的院门悄悄打开,几个村民探出头来,朝着村口的方向张望。
秦斩和亲兵们就在老槐树下站着。
春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