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了涟漪。
秦斩站在船头,看着码头上欢呼的百姓,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。
他知道,自己没有辜负百姓的期望。
战船靠岸后,秦斩率先走下船。
百姓们立刻围了上来,有的递上茶水,有的献上水果,还有的甚至跪地叩拜。
秦斩连忙扶起他们,笑着说道:“乡亲们,不必多礼。
肃清盗匪、打通盐路,是本侯的职责。
今后,淮河上不会再有盗匪作乱,大家可以安心过日子了。”
“多谢侯爷!
多谢侯爷!”
百姓们齐声说道,眼中满是感激。
随后,秦斩下令将缴获的盐袋全部交给盐铁司,以平价卖给百姓。
盐铁司的官员们不敢怠慢,立刻组织人手在码头边设起了临时盐铺。
百姓们拿着布票,有序地排队买盐,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城西的张记盐铺前,王婆婆拿着刚买的半斤粗盐,激动得热泪盈眶。
她拉着张老三的手,说道:“张掌柜,你看,这盐多好啊!
多亏了侯爷,我们才有盐吃了。”
张老三也笑着点头:“是啊,侯爷真是我们的救星。
我听说,侯爷在迷芦荡里用‘霸王之气’震慑了盗匪,还亲手杀了盗匪领黑蛟呢!”
“霸王之气?”
王婆婆愣了一下,随即恍然大悟,“怪不得侯爷这么厉害!
我看啊,侯爷就是上天派来守护我们寿春百姓的守护神!”
“说得好!”
旁边一位老者接口道,“侯爷守护淮河,肃清盗匪,保我们百姓平安,他就是我们的‘淮水守护神’!”
“淮水守护神!”
“淮水守护神!”
这句话像一颗种子,在百姓中迅传开。
很快,整个寿春都知道了,他们的破楚侯秦斩,不仅能征善战,还能护佑百姓,是当之无愧的“淮水守护神”
。
几日后,寿春城内的盐价终于恢复了往日的水平。
淮河上的漕船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,盐船载着雪白的盐袋,从淮河口一直驶到寿春,再从寿春运往楚地的各个角落。
码头上的号子声、商贩的吆喝声,又重新响了起来,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
秦斩站在侯府的阁楼上,望着远处繁忙的淮河码头,心中感慨万千。
他想起了刚到寿春时,楚地百姓对秦军的畏惧与排斥;想起了治理水患时,百姓们与士兵一同扛石填土的场景;想起了今日码头上,百姓们欢呼雀跃的笑脸。
他知道,楚地的安定,不是靠武力就能换来的。
只有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,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拥护。
“侯爷,”
赵虎走上阁楼,递过一份奏折,“咸阳传来的旨意,陛下听闻您肃清了淮河口的盗匪,稳定了盐价,龙颜大悦,特赏赐黄金百两、绸缎千匹,还称赞您‘治楚有方,堪为秦之柱石’。”
秦斩接过奏折,看了一眼,便放在了一旁。
他望着淮河,轻声说道:“黄金绸缎,不过是身外之物。
只要楚地百姓能安居乐业,淮河能长治久安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赵虎点点头,眼中满是敬佩。
他知道,自己追随的这位侯爷,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,更是一位心怀百姓的好官。
秋风拂过阁楼,带着淮河的水汽,凉爽而清新。
远处的淮河上,一艘艘盐船正扬帆远航,船头的“秦”
字大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秦斩知道,这只是他治理楚地的开始。
未来,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——江东的项梁势力、咸阳的权力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