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第七天傍晚,秦军来到西瓯部族的主营——“瓯江寨”
。
瓯江寨建在瓯江的岸边,寨子里有五千多个越人,是西瓯部族的核心营地,领译吁宋就在寨子里。
秦斩没有立刻进攻,而是在瓯江对岸扎营。
他知道,译吁宋是百越各部族的领,要是硬攻瓯江寨,肯定会有很大的伤亡;而且,其他百越部族(比如骆越、闽越)都在看着,要是把译吁宋逼急了,他们很可能会联合起来反抗,到时候局势就难控制了。
当晚,秦斩让译吁多去瓯江寨见译吁宋,给了他一封亲笔信,信里写着:“大秦无意灭百越,只愿百越各部族安分守己,不再劫掠边境。
若译吁宋领愿意投降,大秦可封你为‘瓯江君’,统领西瓯部族,每年只需向秦廷纳贡少量粮食、布匹;若不愿投降,秦军明日便进攻瓯江寨,到时候玉石俱焚,悔之晚矣。”
译吁多去了很久,直到半夜才回来。
他对秦斩说:“侯爷,译吁宋领看到七座寨的俘虏都活得好好的,又听我说您给各寨送了种子和工具,心里已经动摇了。
只是他担心投降后,秦廷会反悔,还担心其他部族会嘲笑他‘向秦狗低头’。”
秦斩想了想,对译吁多说:“你再去一趟,告诉译吁宋,明日清晨,我会在瓯江岸边的空地上等他,只带十名亲卫,不带兵器。
我们当面谈,我给他写一份‘盟约’,盖上我的‘破楚侯’印信,保证秦廷不会反悔。
至于其他部族,只要他带头投降,我会说服其他部族也归顺大秦,到时候大家都是大秦的子民,谁也不会嘲笑谁。”
译吁多有些担心:“侯爷,您只带十名亲卫去,要是译吁宋有歹心,怎么办?”
“我相信他不会。”
秦斩笑着说,“他要是想杀我,早就可以在我破七座寨的时候联合其他部族反抗了。
他现在犹豫,只是怕失去领的地位,怕部族的人受苦。
我给他足够的尊重,他就不会伤害我。”
第二日清晨,秦斩果然只带了十名亲卫,赤手空拳来到瓯江岸边的空地上。
译吁宋也带了十名亲信,手里拿着兵器,站在空地的另一边。
两人隔着十步远,互相打量着——译吁宋身材高大,皮肤黝黑,手里拿着一把石斧,眼神里带着警惕;秦斩穿着一身便服,神色平静,没有丝毫敌意。
“秦侯,你真的愿意让我继续统领西瓯部族?”
译吁宋先开口,声音洪亮。
“当然。”
秦斩点头,从怀里掏出一份写好的盟约,递给译吁宋,“这是盟约,上面写着:西瓯部族归顺大秦,每年向秦廷纳贡粮食五千石、布匹两千匹;秦廷封译吁宋为‘瓯江君’,统领西瓯部族,部族的内部事务由部族自己决定;秦廷会派工匠来部族,教大家打造农具、修建房屋;秦廷还会开通商道,让部族的特产能卖到中原,中原的货物也能运到部族里。”
译吁宋接过盟约,仔细看了一遍,又看了看秦斩盖在上面的“破楚侯”
印信,心里的疑虑渐渐消失了。
他想起之前劫掠桂林郡时,看到中原的百姓能吃饱饭、住好房,心里其实也很向往;他也知道,秦军连破七座寨,实力远百越,要是继续反抗,只会让部族的人受苦。
“我……我愿意投降。”
译吁宋终于放下石斧,对秦斩躬身行礼,“西瓯部族,愿意归顺大秦,年年纳贡,绝不再劫掠边境。”
秦斩走上前,握住译吁宋的手:“好!
从今天起,我们就是一家人了。
我会立刻派人去通知其他百越部族,让他们也归顺大秦。
以后,南疆不会再有战争,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