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实,表皮是浅棕色,断面露着黄白色的筋络。
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,伸手想摸,又怯生生地缩回去。
田仲瞧见了,弯腰从筐里拿出一截甘草,削了皮递过去:“甜的,尝尝。”
小姑娘接过来,咬了一小口,眼睛一下子亮了:“娘,比糖还甜!”
周围的人都笑了,她娘走过来,是个穿蓝布衫的妇人,手里端着个陶盘,盘里是刚烤好的麦饼,外皮金黄,还冒着热气:“快谢谢田大叔。”
又转向田仲,把陶盘递过去,“刚烤的,您尝尝咱赵地的麦饼。”
田仲接了一块,咬了一口,外皮酥脆,里面的麦香混着淡淡的盐味,直往嘴里窜。
“好吃!
比咱齐地的烙饼软和。”
妇人笑得眉眼弯了:“您要是喜欢,待会儿多拿几块,带着路上吃。”
渐渐的,田埂上热闹起来。
赵地的农人把枸杞、决明子摆开,齐国的农人也将金银花、甘草铺在苇席上,还有人抱来陶罐,倒出米酒,琥珀色的酒液在陶碗里晃着,香气飘得老远。
有个赵地的老药农,蹲在甘草旁,指着上面的小印记问:“田小子,这是啥?”
田仲凑过去,指着印记说:“这是咱做的标记,啥时候下的种,啥时候浇的肥,都记在上面。
您看,这截甘草是三月种的,按您教的轮作,前茬种的是苜蓿,土肥得很,长出来就壮实。”
老药农点点头:“这法子好,明年咱也学着弄。”
正说着,有人喊:“素问姑娘来了!”
众人转头,看见素问走在田埂上。
她穿着素色布裙,裙摆沾了点泥土,手里提着个竹篮,里面是刚摘的决明子。
她走到人群中间,目光扫过苇席上的收成,脸上露出笑意:“今年的收成,比去年还好。”
齐使走过来,手里端着个陶碗,盛着米酒:“素问姑娘,这是咱齐地新酿的米酒,您尝尝。”
素问接了,浅浅抿了一口,米酒温热,带着淡淡的酒香,入喉舒服。
“好酒。”
这时,老栓搬来一张木桌,放在药田旁,上面摆上各色收成,还有麦饼、米酒。
众人围着桌子坐下,素问拿起陶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