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o8o集 寒冬防疫煤炉改良(2 / 5)

敞着门窗?她想起现代的烟囱原理,或许能给煤炉加个“通道”

,把毒气引到屋外去。

她拿起炭笔,在竹简上画起来:底座是寻常煤炉的样子,炉身加高半尺,炉顶接一根弯曲的铁管,铁管一端伸出窗外,接口处用黏土封严。

“姑娘,这是啥?”

李伯凑过来,盯着竹简上的图形纳闷。

“改良煤炉。”

素问指着铁管道,“在炉顶加这根通风管,毒气顺着管子排到屋外,屋里就安全了。”

她又补画了细节,“管子要稍微倾斜,防止雨雪灌进去,接口处必须封紧,不能让毒气漏出来。”

李伯摩挲着竹简,越看越觉得有道理:“这法子好!

可谁能打造这玩意儿?城里的铁匠铺怕是没做过这种炉具。”

“去找王铁匠。”

素问想起之前打造医用剪刀的铁匠,“他手艺好,又肯琢磨新东西。”

吃过早饭,素问揣着竹简赶往城西的铁匠铺。

王铁匠正蹲在炉边敲打着马蹄铁,火星溅在积雪上,瞬间化出小坑。

听闻来意,他接过竹简端详片刻,皱起眉头:“炉身好打,可这通风管要跟炉顶接牢,还不能漏烟,得用熟铁锻打,费时费力啊。”

“王师傅,这关系到百姓的性命。”

素问恳切道,“你算算打造一个的成本,我去跟郡守申请款项,尽量让百姓能低价买到。”

王铁匠沉默半晌,突然把铁锤往铁砧上一放:“姑娘为了百姓冒险试药都不怕,我打几个炉子算啥!

成本我减半,就当为邯郸积德了!”

素问大喜,当即定下细节:炉身用厚铁皮,通风管长三尺,接口处预留凹槽,方便填黏土密封。

王铁匠立刻招呼徒弟们生火,选了几块熟铁扔进炉膛,通红的火光映亮了他黝黑的脸庞。

消息传到郡守府,郡守本就为“冬瘟”

头疼,听闻有解决之法,当即拨下五十贯钱,又下令征用两间空置的民房堆放煤炉。

素问则带着医官们写了告示,贴在城门口和集市上:“医署改良煤炉,可防煤烟中毒,每具仅收工本费五文钱,限每户一具。”

告示刚贴出,就围满了百姓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