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o51集 归途惊变疫讯传(5 / 6)

的防疫情况统计,接触者都观察了七天,没再出现新的患者,还有药田的药材数量,我也统计好了,您看看。”

素问接过账簿,翻了几页,只见上面记得清清楚楚:穿心莲还有三百斤,金银花两百斤,龙胆草五十斤,还有各种外伤药、杂症药的数量也都一一列明。

她满意地点点头:“二柱,你做得很好。

明天就开始动工建储备库,选址就定在药田旁边,方便取药。”

王二柱立刻应声:“好嘞!

我这就去联系工匠,保证尽快建好!”

看着王二柱兴冲冲地跑出去,李伯笑着摇了摇头:“这孩子,办事越来越利索了。”

他转头看向素问,“这次疫情,真是多亏了你。

要是换了别人,怕是早就慌了神。”

素问放下笔,目光落在案上的《赵地药材全谱》上。

扉页的穿心莲图谱在灯光下,绿得格外鲜活。

她轻声道:“我只是做了医者该做的事。

其实这次能这么快控制住疫情,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——李伯您去村里封锁,二柱建隔离棚,学徒们日夜守着患儿,还有村民们的配合,少了谁都不行。”

李伯叹了口气:“话是这么说,可要是没有你试药,没有你想到用穿心莲和龙胆草配伍,那些孩子怕是……”

他没再说下去,只是拍了拍素问的肩膀。

素问笑了笑,拿起毛笔,在竹简的末尾又加了一句:“医者之道,非独凭技,更在同心。”

夜色渐深,医署的灯火依旧亮着。

竹简上的字迹渐渐干了,墨色在灯光下泛着光泽,像一颗颗凝聚着心血的珠子。

窗外,药田的薄荷在风里轻轻摇曳,送来阵阵清香,仿佛在诉说着这场疫事过后,新生的希望。

四、未雨绸缪

药材储备库建成的那天,邯郸下了一场小雨。

淅淅沥沥的雨丝落在新盖的青砖墙上,溅起细小的水花,空气里混着泥土和药材的香气。

素问带着学徒们把药材搬进储备库,按疫病、外伤、杂症分类放好。

疫病类的架子上,穿心莲、金银花、龙胆草摆得整整齐齐;外伤类的架子上,止血藤、续骨草、半枝莲堆得满满当当;杂症类的架子上,枸杞子、菊花、紫苏也一应俱全。

每个陶罐上都贴着标签,写着药材名称、产地、采摘时间和保质期。

“姑娘,以后取药可方便多了!”

一个学徒笑着说,“以前找药要翻遍整个药架,现在按类别找,一眼就能看到。”

素问点点头,伸手摸了摸陶罐上的标签:“还要定期检查药材的情况,要是现有霉变、虫蛀的,立刻换掉。

保质期快到的药材,提前拿出来用,别浪费了。”

正说着,院外传来马蹄声。

只见一个穿褐色官服的人翻身下马,手里拿着一封国书,快步走进来:“请问哪位是素问姑娘?魏地使者求见。”

素问愣了一下,魏地使者?她连忙迎出去,只见官服人身后跟着一个穿锦缎衣裳的中年人,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,见了素问,立刻恭敬行礼:“素问姑娘,久仰大名。

我国境内爆痢疾,死者甚众,听闻姑娘能治疫,特来求教。”

素问请使者进屋坐下,接过他递来的国书。

国书上写着,魏地近期爆了大规模痢疾,患者上吐下泻,用了多种药方都无效,请求邯郸医署支援。

她想起三个月前漳水下游的痢疾,虽然这次是魏地的疫情,但病因相似,都是水源性疾病。

她转身取来《赵地药材全谱》,翻到“马齿苋”

一页,指着上面的图谱说:“此草田间常见,生命力极强,煮水喝可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