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清晨,邯郸城东的破庙外,薄雾缭绕。
李氏族长带着几名族老,鬼鬼祟祟地走进庙内,庙中早已等候着其他四个旧族的族长。
破庙的供桌被搬到一旁,上面铺着一张破旧的地图。
一名满脸皱纹的族长指着地图上的征兵点,低声说:“我已跟族里的人说好了,明日去征兵点时,把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十三四岁的孩子都带上,青壮就说去山里打猎,躲上几天。”
“我也安排好了,”
另一名族长接话道,“我让家里的管家去跟征兵的伍长说,族里的青壮都得了疫病,暂时不能参军。
等过些日子,秦斩催得紧了,再慢慢把人送过去。”
李氏族长满意地点点头:“好,就按你们说的办。
咱们多拖一天,秦斩的伐楚准备就晚一天。
等咸阳的旨意下来,他要是还没凑够兵力,肯定得被问责。
到时候咱们再联合郭开,说不定能把秦军赶出赵地。”
就在这时,庙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,紧接着,蒙恬带着一队秦军士兵走了进来,手中还拿着一份名单。
“各位族长倒是好兴致,大清早的在破庙里‘议事’,不知是在商量如何配合征兵,还是在商量如何拖延时间?”
旧族族长们脸色骤变,李氏族长强作镇定地说:“蒙将军说笑了,我们只是来这庙里上香,祈求邯郸平安,哪有什么议事?”
“上香?”
蒙恬冷笑一声,将名单递到他面前,“这上面记着昨日你们在李府的谈话,还有今日要送老弱充数的计划,你还要狡辩吗?”
李氏族长看着名单上的内容,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——上面连他说的“拖延伐楚准备”
的话都记着,显然是被人监听了。
他还想辩解,却被蒙恬打断:“秦将军有令,凡参与今日议事的贵族,需在三日内将族里的青壮全部送到征兵点,若有一人拖延,便按秦律治罪——私藏青壮、干扰征兵,可是重罪,你们担待得起吗?”
旧族族长们面面相觑,没人敢再说话。
他们原本以为秦斩只会稳住局面,不会轻易动他们,却没想到秦斩早就布下了眼线,把他们的计划摸得一清二楚。
蒙恬见他们不敢反抗,又补充道:“另外,秦将军还说了,若是你们能主动配合,将族里私藏的粮草和兵器上交,之前的过错可以既往不咎。
但若是还想耍花样,就别怪秦军不客气了。”
说完,他带着士兵转身离去,留下一群面如死灰的旧族族长。
李氏族长瘫坐在地上,喃喃道:“完了,这下彻底完了……秦斩这人心思太细,咱们根本斗不过他。”
其他族长也没了主意,只能点头同意:“罢了,还是按秦将军说的做吧,不然真要被治罪,咱们的族人就惨了。”
三日后,五个旧族的青壮陆续赶到征兵点,足足有三千余人。
蒙恬将此事禀报给秦斩时,秦斩正在查看军备库的兵器。
“这些贵族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,不敲打一下,他们就不知道规矩。”
他放下手中的铁剑,对蒙恬说,“你把这些青壮编入新兵营,让赵虎带他们训练——赵虎是赵地人,跟他们沟通起来更方便,也能让他们尽快融入秦军。”
蒙恬应下后,又问:“将军,那李氏族长他们,还要继续监视吗?”
“当然要,”
秦斩点头,“这些人只是暂时服软,心里肯定还憋着劲。
咱们得继续盯着,不能给他们翻盘的机会。
另外,巨鹿郡的粮草清点得怎么样了?新兵的口粮可不能断。”
“已经清点完了,”
蒙恬答道,“加上之前查抄的粮草,足够十五万大军食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