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麻黄的主要来源地,现在减产六成,再过两个月,乡镇医点的止咳汤、祛寒散都要断供了。”
秦斩拿起竹简,逐卷细看,眉头越皱越紧。
他征战多年,见过蝗灾的厉害,当年在赵国边境,曾有entire村落因蝗灾绝收,百姓易子而食。
如今大秦刚安定没几年,医署的诊疗体系才在乡镇铺开,若是药材断了,之前花的心血怕是要白费。
“我即刻去见陛下,奏请召集九卿议事。”
秦斩把竹简卷好,语气沉定,“你先让医署的人统计各郡医馆的存药数量,分‘急救药材’(如麻黄、附子)、‘常用药材’(如甘草、当归)、‘养生药材’(如枸杞、茯苓)三类登记,优先保障战地医点和乡镇重病患者。”
素问点头应下,刚要走,秦斩又叫住她:“去年你改良的抗蝗药材种子,种下去多少了?”
这话提醒了素问,她眼睛亮了亮,又很快暗下去:“只在咸阳周边试种了两百亩,本想着秋收后再推广到各郡,没成想蝗灾来得这么快。
那些改良的黄芪倒是能抗蝗,可数量太少,顶不了事。”
“先把试种的药材收了,优先分给灾情最重的医点。”
秦斩道,“剩下的种子,你让人尽快送到各郡,哪怕赶在蝗灾过后种一茬晚熟的,也能补些缺口。”
素问应了声,转身回医署安排。
刚到门口,就见几个乡医从外面匆匆进来,为的是上郡来的李伯——李伯行医四十多年,去年医署推行分级诊疗,他成了上郡阳周县乡医点的坐馆医官,手里还带着去年朝廷赐的“医道仁心”
木牌。
“副署长!
您可得想想办法啊!”
李伯抓住素问的衣袖,苍老的脸上满是急色,“阳周县的药田全毁了,医点里只剩几捆干麻黄,昨天来了个风寒重症的老汉,我连熬药的甘草都没有,只能用生姜煮水给他喝,这要是拖下去,人就没了!”
周围几个乡医也跟着附和,有说“百姓听说药材要断,都去医馆抢药”
,有说“有些药商趁机涨价,甘草都卖到一两银子一斤”
。
素问安抚地拍了拍李伯的手,把秦斩要去见陛下议事的事说了,又道:“医署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