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卷用高句丽文字写就的医方。
“这是我国的‘独活治风湿’之方。”
金医者指着草药,用秦话解释道,“此草药生长在高句丽的雪山之上,需在霜降后采摘,晒干后煎水服用,三日便能缓解风湿疼痛,十日可愈。”
素问让弟子接过木盒与医方,仔细查看了草药的形态,又询问了采摘与炮制的细节,随后在册子上记下“高句丽:独活治风湿方”
,并标注“待核验”
。
接下来,波斯的伊思凡医者献上了“乳香治腹痛”
之方,他还带来了一小瓶乳香精油,当场演示如何将精油滴入温水中服用,“此精油需从乳香树的树脂中提取,一滴便可缓解腹痛,若是急性腹痛,两滴便能见效。”
新罗的李医者献上了“高丽参补气血”
方,天竺的戒日医者献上了“三叶汤调理五脏”
方,匈奴的医者献上了“羊肉汤驱寒”
方,甚至连南方百越的医者,也献上了“青蒿治疟疾”
方——那青蒿与大秦的青蒿形态略有不同,百越医者说,需在端午前后的清晨采摘,阴干后煎水服用,对疟疾有奇效。
轮到西域大宛的医者时,他献上的医方让众人眼前一亮。
那医者捧着一个陶罐,里面装着一些黑色的粉末,“这是我国的‘葡萄藤灰治烫伤’之方。”
他解释道,“将葡萄藤烧成灰,与芝麻油混合,涂抹在烫伤处,一日三次,三日便能结痂,且不留疤痕。”
素问让弟子取来一小块猪皮,用烙铁烫出一个伤口,随后按照大宛医者的方法,将葡萄藤灰与芝麻油混合后涂抹在伤口上。
不过半个时辰,原本红肿的伤口便消退了不少,众人见了,都忍不住出惊叹。
交流会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,各国医者共献上了三十余道本土医方,从治疗风寒感冒的简单食疗方,到治疗疑难杂症的复杂汤药方,种类繁多,各具特色。
素问将所有医方整理成册,递给秦斩:“这些医方还需逐一核验,有些药材大秦没有,可能还需要从各国进口。”
秦斩接过册子,翻了几页,眼中满是笑意:“无妨,大秦的贸易网早已覆盖各国,想要进口药材并非难事。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