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6集 医馆升级增设疑难病症会诊堂(3 / 3)

当时我没在意,后来他就开始吐……”

“蟋蟀?”

素问心中一动,翻到手记中“虫积难治症”

的篇章,里面记载着“若虫入脏腑,需先引虫出,再补胃气”

的治法,“这‘铁线虫’常寄生在蟋蟀、螳螂体内,若被孩童误食,虫卵会在体内孵化,钻入肠道,导致呕吐腹胀。

寻常驱虫药只能驱肠道蛔虫,对铁线虫无用。”

“那该怎么办?”

孩童的父亲急得声音都哑了。

素问转向众医者:“手记里说,可用‘苦楝皮’熬汤,再配‘使君子’粉,能引铁线虫排出。

但这孩子胃气虚弱,用药得减量,还得配合艾灸足三里,补养胃气。”

李医令点头:“苦楝皮有毒性,减量是对的,我这里有个方子,能缓和苦楝皮的毒性,再加上艾灸,应该能行。”

陈先生则让人去药房取来新鲜的足三里艾灸条:“我来施灸,这孩子胃气弱,得轻轻灸,不能烫伤。”

众医者分工合作,王医婆熬药,陈先生施灸,素问则守在孩童身边,不时用棉签蘸着温水湿润他的嘴唇。

半个时辰后,孩童忽然睁开眼睛,喊了声“饿”

,虽然声音微弱,却让在场的人都松了口气。

孩童的父亲看着孩子,眼泪又流了下来,这次却是喜极而泣:“谢谢各位先生!

谢谢你们……”

会诊堂里的忙碌,一直持续到日落西山。

这一天,众医者共诊治了十七位疑难病症患者,有被顽疾折磨多年的老者,有久治不愈的妇人,还有先天残疾的孩童。

每一个病例,都经过众人的反复商议,每一张药方,都凝聚着医者们的心血。

夜幕降临时,会诊堂的灯火依旧亮着。

众医者围坐在大案旁,喝着热茶,聊着今日的病例。

李医令翻着手记,感慨道:“扁鹊先生当年若有这样的会诊堂,想必能治好更多人。

素问先生,你这主意,真是造福百姓啊!”

“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。”

素问微笑着,看向秦斩,“若没有秦将军帮忙搭建会诊堂,没有各位先生远道而来相助,哪有今日的成效?这会诊堂,是咱们所有医者的心血。”

秦斩放下茶盏,望着窗外的月色:“往后每月的义诊日,咱们都开会诊堂。

另外,我已让人在各州府张贴告示,凡是有疑难病症的患者,都能来济世医馆,咱们定当尽力诊治。”

王医婆笑着补充:“我回去后,也把咱们会诊的病例整理出来,传给下邽县的医者,让他们也学学这些治法。”

陈先生也道:“我带的两个徒弟,今日在一旁看着,也学了不少东西。

往后我每月都来,多带些徒弟来见识见识,也好让医术传得更广。”

月光透过雕花窗棂,洒在会诊堂的梨花木大案上,落在医者们谈笑的脸上。

案上的病案竹简还摊开着,墨迹未干的药方上,写满了“希望”

二字。

素问拿起扁鹊手记,轻轻放在案中央,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的医者目光穿越时空,落在这满堂灯火上——那是对“医者仁心”

的传承,是对“解天下难症”

的坚守,更是济世医馆新的征程。

夜风拂过庭院,药香更浓了。

会诊堂的门轻轻掩着,却像是为天下患者打开了一扇新的门,门后,是无数医者携手同行的身影,是无数生命重获健康的希望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