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微亮才停歇。
素问捧着抄好的汇编,指尖拂过“地域施治表”
“新药材用法”
等条目,忽然想起扁鹊手记里的一句话:“医者,当以天下为炉,炼百家之术,救万民之疾。”
如今他们做的,正是在继承这份遗志。
第二日清晨,各地医者准备启程返乡。
李医正将一包青藤根种子交给素问:“此草易活,在医馆后院种上,日后不用再从蜀地运;周大夫留下了齐鲁海鲜中毒的应急药方,还画了辨识有毒海物的图谱;胡医则教弟子用薰衣草做香囊,说能防蚊虫叮咬,减少疫症传播。”
秦斩送他们到医馆门口,递过几张令牌:“这是大秦通行令牌,日后各位若有新现,随时来医馆交流。
咱们还计划明年开春举办一次更大的医者大会,邀请天下医者来论道。”
送走众人后,素问将《济世医馆诊疗汇编》交给席弟子:“你带几位弟子,把汇编分送十座分馆,顺便教分馆弟子辨识新药材、调整针法。
另外,通知所有分馆,每月提交一份临床医案,咱们每季度更新一次汇编,不能让诊疗方法停滞不前。”
秦斩走到她身边,望着远处田间劳作的百姓,忽然道:“之前总觉得,杀敌升级能保大秦安宁,如今才明白,让百姓少受病痛之苦,也是在保家国。
你看,去年瘟疫时,若不是咱们及时治好了人,说不定就影响秋收了。”
素问笑着点头,正堂的阳光透过窗棂,落在案上的《扁鹊医案》与《济世医馆诊疗汇编》上,两卷书叠在一起,像是跨越时空的传承。
院外,弟子们正练习调整后的通脉针法,药圃里新种下的还魂草、青藤根冒出嫩芽,薰衣草的香气随风飘远——这便是交流的成果,不仅完善了诊疗方法,更让医术的火种,在大秦的土地上越烧越旺。
暮色降临时,医馆的灯笼次第亮起。
偏院的弟子还在讨论今日学到的新疗法,正堂的案上,新的医案记录册已经翻开,等着记录下一次的突破。
素问与秦斩站在廊下,望着满天星辰,忽然觉得,不管未来有多少疑难病症,只要医者们愿意携手交流,便没有解不开的难题。
而这份“随境施治、百家融合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