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苦、甘,微寒,主治肺热燥咳。”
阿禾提笔写下答案时,指尖还有些颤,他抬头时,正好对上二楼素问的目光,那目光里没有评判,只有鼓励,让他莫名松了口气。
半个时辰后,第一关考核结束,近两百人里,竟有七十多人被淘汰。
有人对着写错的答案捶胸顿足,也有人默默收拾东西离开,李伯将合格者的名单递给素问时,忍不住叹道:“姑娘这关设得好,好多人连常见的甘草和黄芪都分不清,真要是收了这样的徒弟,迟早出乱子。”
素问接过名单,目光落在“阿禾”
二字上,又看向楼下那个正帮着老药农收拾木盘的少年,轻声道:“第二关‘断症’,我亲自来考。
让他们依次进后堂,每人面对一个‘病人’,说出病症与治法,说错者淘汰。”
后堂里,五个“病人”
早已坐定——有患风寒咳嗽的护卫,有假装腹痛的药童,还有一个真的得了消化不良的老伙计。
阿禾走进后堂时,看到的是一个捂着胸口、脸色白的中年男子。
他想起素问曾在医馆里讲过,胸痛分多种,若伴有气短、出汗,可能是心脉不畅,若伴有咳嗽、痰多,则是肺疾。
“大叔,您胸痛时,是不是总觉得气不够用,还爱出汗?”
阿禾轻声问道。
中年男子愣了一下,随即点头:“是啊,尤其是早上起来的时候,疼得最厉害。”
阿禾又摸了摸他的脉搏,脉细而弱,再看他舌苔淡白,心里有了数:“您这是心脉不畅,该用丹参、川芎煮水喝,再少沾些油腻的东西,多歇着。”
中年男子刚要说话,屏风后传来素问的声音:“为何不用当归?当归也能活血,你却没提。”
阿禾心里一紧,连忙回道:“当归性温,大叔舌苔淡白,虽有虚症,但脉细却不沉,若用当归,恐会助热,反而不好。
丹参性微寒,更适合他的体质。”
屏风后沉默片刻,素问走了出来,手里拿着纸笔:“答得不错,你过了第二关,去前院等第三关吧。”
阿禾看着素问温和的眼神,忽然觉得眼眶热,他躬身行了个礼,转身时脚步都轻快了许多。
第二关考核持续到午时,合格者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