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在齐地,有一位颇有名望的老夫子,名叫孔修,他一生秉持着有教无类、博采众长的治学理念,门下弟子众多。
这孔修听闻游学禁令后,大为不满,他觉得学问本就该在交流碰撞中才能不断展,这禁令无疑是固步自封。
于是,孔修在自己的学馆里召集弟子,慷慨激昂地说道:“大秦此举实乃短视啊,我等学子若不能走出去,见识不同的风土、不同的思想,如何能让学问精进?我决定,不能就这样坐视不理,我要上书陛下,恳请收回这游学禁令。”
他的弟子们虽也觉得有理,但心中还是有些担忧,毕竟违抗禁令可不是小事。
可孔修心意已决,当下便写好了奏疏,派人送往咸阳。
而在一些偏远之地,也有个别胆大的学子,抱着侥幸心理,想要偷偷地踏上游学之路。
在巴郡的深山里,有个叫陈风的学子,家境贫寒却聪慧好学。
他听闻了外面广阔世界的精彩,对那些未曾见过的书籍典籍、未曾听过的学术见解充满了向往。
哪怕知道有禁令在,他还是收拾了简单的行囊,趁着夜色,瞒着家人,踏上了前往中原的道路。
一路上,陈风小心翼翼,专挑偏僻的小路走,生怕被官府的人现。
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,在路过一处小镇时,还是被当地的亭长带人给拦住了。
亭长看着陈风,严厉地呵斥道:“你这小子,难道不知有游学禁令吗?还敢私自外出,莫不是想违抗王法?”
陈风赶忙跪地求饶,诉说着自己对学问的渴望,可亭长也不敢徇私,只能按照规定,将他暂时扣押了起来,等待上面的处置。
在咸阳,秦始皇嬴政收到了孔修的奏疏,他眉头微微皱起,心中对这老夫子的大胆有些意外,但也明白,这游学禁令触动了不少读书人的心思。
他将奏疏递给李斯,问道:“丞相,你看这孔修所言,可有几分道理?”
李斯仔细看过后,回道:“陛下,孔修所言虽看似有理,可如今大秦初定,稳定才是要,这游学之乱象若不遏制,怕是会被有心之人利用,酿成大祸呀。”
嬴政微微点头,可心里却也陷入了沉思,这禁令到底是对是错,是否真的太过严苛了呢?
第三章: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