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所,准备按照新规进行筹备。
百姓们起初虽有疑虑,但听了官吏们的解释,也慢慢接受了。
然而,在某些偏远的郡县,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。
比如在北地郡的一个山区,那里的百姓极为迷信古老的祭祀方式,觉得只有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做法,才能得到神灵的庇佑。
当地的乡绅们更是带头反对,他们联合起来,阻止官府的人来整合祭祀场所,还煽动百姓说:“这官府要改祭祀,就是要断了咱们和神灵的联系啊,以后要是有灾有难,可咋办呀!”
一时间,谣言四起,不少百姓听信了这些话,对官府的改革举措充满了抵触情绪。
甚至有一些人公然阻拦前来执行改革的官员,局面一度陷入僵持。
负责此地改革的官员赶忙将情况上报给朝廷,嬴政得知后,龙颜大怒,立刻派了一队精锐的士兵前往北地郡,协助当地官员推行改革。
同时,又让一些有学识的博士也跟着去,向百姓们耐心讲解祭祀改革的缘由和意义,用道理去说服他们。
而在东边的琅琊郡,虽然没有出现公然抗拒的情况,但一些富户却暗中使坏,他们舍不得自己以往在祭祀中能获得的名声和利益,便偷偷减少对祭祀改革的物资支持,使得当地改革进展缓慢。
第六章:转机渐现
那队前往北地郡的士兵和博士们到达后,迅展开了行动。
士兵们维持着秩序,防止那些闹事的人做出过激的行为,而博士们则深入到百姓中间,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着祭祀改革的好处。
一位名叫周青臣的博士站在村子的广场上,对着围聚而来的百姓说道:“各位乡亲啊,咱们大秦如今正在蒸蒸日上,可这祭祀花销太大,又耽误大家干活,长此以往,咱们的日子怎么能越过越好呢?这改革啊,不是不让大家祭祀了,而是让祭祀更合理,神灵要是知道咱们是为了让大秦更繁荣,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才这么做的,肯定也会高兴的呀。”
起初,百姓们还是半信半疑,可随着博士们日复一日的耐心讲解,再加上看到官府是真心为了大家好,态度渐渐缓和了下来。
而在琅琊郡,当地的郡守察觉到了那些富户的小动作后,果断采取了措施。
他召集了所有富户,严厉地警告他们:“这祭祀改革乃是陛下的旨意,关乎大秦的国运,谁要是敢从中作梗,别怪本官不客气!”
同时,郡守还制定了奖励办法,对于积极支持改革的富户,给予一定的荣誉和赋税减免,这才让那些富户改变了态度,开始配合改革。
慢慢地,各地的改革都有了转机,越来越多的郡县按照新的祭祀方案开始筹备祭祀活动,虽然过程中还有些小波折,但总体上是朝着好的方向展了。
第七章:新祭初行
终于,到了第一次按照新祭祀方案进行祭祀的日子。
在咸阳城郊外的一处大型祭祀台上,布置得庄严肃穆。
没有了以往的奢华浪费,祭品摆放得整齐有序,数量也符合新规。
官员、士兵以及从各地挑选出来的百姓代表们齐聚于此。
嬴政亲自前来主持祭祀,他身着华丽的冕服,神情庄重地走上祭祀台。
在祭天的环节,按照统一的仪式,先是献上祭品,而后宣读祭文,祈求上天庇佑大秦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
台下的众人也都整齐地跪拜,口中念念有词,气氛肃穆而又神圣。
与此同时,在各个郡县的祭祀场所,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祭祀活动。
虽然规模小了些,仪式简洁了些,但那份对神灵的敬意却丝毫未减。
祭祀结束后,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这次新的祭祀感受。
一位老农笑着说:“嘿,这次祭祀啊,感觉心里踏实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