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粮船的跳板搭到岸边时,出"
咯吱"
的声响。
挑夫们扛着粮袋走过,脚步踩在青石板上,震起细小的尘土。
李斯望着那些麻袋上印着的"
蜀"
字,忽然听见人群里有人欢呼,接着是第二声,第三声,像涟漪般扩散开去。
"
粟米降价了!
"
有妇人的声音穿透喧嚣,"
东市的粟米降到五十钱一石了!
"
李斯转身时,看见吕不韦带着几名商客站在不远处。
那老谋深算的商人正捻着算珠微笑,算珠碰撞声里,竟透着几分难得的轻快。
"
李廷尉,"
吕不韦朝他拱手,"
昨日西市的铁价也降了,那些囤积铁器的家伙,见官府开始铸造新钱,连夜就把铁器搬出来了。
"
李斯点头时,看见蒙恬骑马而来,玄甲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。
他翻身下马,手里扬着一卷竹简,脸上是连日来难得的笑意。
"
北地郡报来的,"
蒙恬将竹简递给他,"
军粮缺口补上了,那些倒卖军粮的官吏,已经在城门口枭示众。
"
风忽然转向,带来渭水的湿气和远处市集的喧嚣。
李斯展开竹简,北地郡守的字迹依旧潦草,却不再是慌乱,而是透着如释重负的松弛。
他忽然注意到,阳光已经驱散了晨雾,照在码头的每一块青石板上,也照亮了远处咸阳宫的飞檐。
"
听说王上要亲自去东市看看,"
蒙恬望着宫城的方向,"
让百姓知道,官府不会让他们饿肚子。
"
李斯没有说话,只是望着粮船源源不断地靠岸。
挑夫们的号子声此起彼伏,像一古老的歌谣,在渭水两岸回荡。
他想起昨夜修订的新律,其中一条规定:凡囤积居奇者,不仅要没收全部货物,还要在市集枷号三日——让所有人都看看,扰乱物价的下场。
"
走吧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