族青年正蹲在星叶与熵花共生的地带,用能量笔在记录板上勾画着什么。
他的指尖泛着淡紫色的熵增能量,却小心翼翼地避开星叶的金色脉络,仿佛怕惊扰了两种能量的私语。
“它们每天都在靠近零点三毫米。”
燃头也不抬地说,“父亲说,这比任何武器都有力量。”
艾看向共生带。
星叶的根须缠绕着熵花的花茎,两种本应互相湮灭的能量在接触点形成了银色的光膜,光膜上浮动着与蓝星太极图相似的纹路。
他忽然想起烬当年将熵兽转化为平衡兽的瞬间——那不是力量的压制,而是两种极端在某个临界点上的拥抱。
“你在记录它们的变化?”
艾问。
燃把记录板递给艾。
上面不仅有能量波动的曲线图,还有几幅写:清晨时,星叶的露珠滴落在熵花上,激起一圈微小的能量涟漪;正午时,两种植物的影子在地面拼成完整的圆;黄昏时,熵花会释放出一点微光,星叶则会轻轻摇曳,像是在回应。
“晓说,这些细节比战争记录更重要。”
燃挠了挠头,“她说宇宙的平衡,就藏在这些没人注意的地方。”
艾翻开自己的记录册,指尖在空白页上划过。
那些曾经需要时间宝石才能捕捉的瞬间,如今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纸上:光合族的女孩芽用歌声安抚躁动的原生文明时,声波与能量流共振的频率;明将时间碎片交给艾封印时,两人指尖相触的温度;蓝星的星叶树下,嬴政落下的第一颗棋子与星轨虫飞过的轨迹形成的夹角。
“她是对的。”
艾说。
在原生文明的星域,艾见到了“流”
。
这个由能量构成的生命体已经进化出接近人形的轮廓,周身流动的光芒里,能看见无数细小的星点——那是被原生文明吸收的记忆水晶碎片。
“我们学会了‘等待’。”
流的声音像是能量流穿过晶体的共鸣,“以前我们只会用攻击回应未知,现在才明白,有些波动需要时间沉淀。”
他指向远处的星云,那里正有一团混沌能量在缓慢凝聚,“就像这个,三个月前它很狂暴,但现在……”
艾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。
混沌能量的边缘已经开始出现有序的纹路,像是有人用无形的笔在上面勾勒。
他忽然想起蓝星古籍里的另一句话:“静为躁君”
。
原来宇宙早已把答案写在了星云中。
流递给艾一块新的记忆水晶。
里面记录着原生文明与熵族、光合族的第一次能量交换:熵族的技术让原生文明的形态稳定下来,光合族的星叶为他们提供了温和的能量场,而原生文明则用自己的流动特性,修复了螺旋能量流的一处裂痕。
“这才是真正的共生。”
流说,“不是强者对弱者的施舍,是彼此需要的温度。”
艾把水晶放进记录册。
册页自动翻开到某一页,上面是他在蓝星拍下的照片:一位老人在给孩子讲星空的故事,孩子手里拿着画满星轨的纸,纸上的线条歪歪扭扭,却意外地与真实的星轨网络重合。
时间在艾的记录册里流淌,没有了过去与未来的界限。
他看着烬的熵花在中立星绽放,看着晓的星轨计划将偏远星球纳入平衡网络,看着蓝星的普通人开始能感知到灵源的波动——一个穿围裙的主妇在做饭时,现锅里的蒸汽形成了星叶的形状;一个快递员在雨天送货时,看见雨滴在水洼里画出能量流的纹路。
他再次回到蓝星时,那位古籍馆的老人已经不在了。
接替他的是个年轻女孩,女孩看见艾的记录册,眼睛亮了起来:“爷爷说,会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