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国策铁令:灵火炉前的阴影
咸阳宫的青铜鼎炉尚未散尽晨雾,嬴祁的十五字国策便如惊雷般砸进了百工署的铸铁坊。
当“同制”
二字化作竹简上的朱红御笔时,整个关中的工匠行会已是人心惶惶。
此刻的百工署署丞李斯,正捏着那份用武道真气拓印的诏书,指节在玉简边缘压出了青白痕迹。
“太子殿下有令,三日内须得交出度、量、衡三样标准器的范式。”
李斯的声音压得很低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寒意,他面前的数十名大匠师皆垂而立,额角的汗珠滴落在脚下刻着商周古纹的地砖上。
“且非寻常铜铁所铸,需以灵火淬炼,烙印符文于器身,使之万年不蚀,分寸不差。”
“灵火?”
须皆白的老匠师公输班猛地抬头,浑浊的眼中迸出惊愕,“那是方士炼丹所用的异端之火,稍有不慎便会焚尽金石魂魄,如何能用于铸造国之重器?”
他身旁的几位老工匠纷纷附和,敲击着手中的量斗模型,铜器碰撞声里满是抗拒。
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来,各诸侯国的度量衡便如百家之言般繁杂。
秦国虽经商鞅变法统一过一次,但如今嬴祁要的,是融入武道体系的“万民法尺”
——不仅要丈量土地布帛,更要以灵火为媒,将帝国的标准刻入天地灵气的脉络之中。
这已非单纯的工艺革新,而是要颠覆千年以来的工匠道统。
百工署深处的灵火殿内,七十二座青铜熔炉已被黑冰台的武士层层包围。
这些熔炉并非寻常冶铁所用,炉壁上皆刻着源自巴蜀巫蛊的锁灵阵,炉底则铺满了从漠北运来的玄冰髓,正是为了镇压灵火的狂暴。
嬴祁身着玄色武道劲装,负手立于炉前,掌心腾起一簇幽蓝色的火苗——那是他以筑基期武道真气引动的灵火,火焰边缘泛着金属般的光泽,灼烧时竟无半点烟味,只有丝丝缕缕的灵气波动扩散开来。
“公输班,”
嬴祁的声音不高,却让殿内所有工匠的动作都僵住了,“本太子知道你们心疼祖传的‘考工记’,心疼那套传了十八代的陶范。
但从今日起,大秦的分寸,不再是你们手里的木尺,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