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粮食和物资。
市场上物价飞涨,粮食、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。
街头巷尾,人们都在谈论着秦国的强大和即将到来的危机。
朝堂之上,大臣们也争论不休。
魏国朝堂,一位主战派大臣慷慨激昂地说道:“吾王,秦国欺人太甚!
此次军演,分明是对我等的挑衅。
我魏国兵强马壮,何惧秦国!
不如先制人,与秦国一战,以图保全国家尊严。”
然而,主和派大臣却忧心忡忡地反驳道:“不可啊,吾王。
秦国之强,远想象。
那机甲部队威力巨大,我魏国若贸然与之开战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还是求和为妙,避免激怒秦国,招致灭顶之灾。”
其他各国朝堂,也上演着类似的争论。
但最终,恐惧占据了上风。
各国纷纷决定派遣使者,前往咸阳,表达愿意与秦国交好的意愿。
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能够缓和与秦国的关系,求得一时的安宁。
毕竟,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理智的选择似乎只有妥协。
第四章:交好之使
不久后,各国使者陆续抵达咸阳。
咸阳城内,一时间热闹非凡。
各国使者带来了大量的珍宝、美女和奇珍异宝,希望能够以此讨好秦国。
街道上,各国使者的队伍络绎不绝,华丽的马车、精美的礼品,彰显着各国的诚意。
秦国朝堂之上,各国使者依次觐见秦王嬴政。
殿内气氛庄严肃穆,嬴政高坐于王座之上,眼神冷峻地看着下方的各国使者。
齐国使者率先跪地,恭敬地说道:“秦王陛下,我齐国愿与秦国结为盟友,永修同好。
从今往后,齐国愿听从秦国调遣,共图大业。
此次特献上齐国美玉千块,美女百名,以表诚意。”
楚国使者不甘示弱,紧接着跪地,献上了丰厚的礼物:“秦王陛下,我楚国亦愿与秦国修好,愿以边境数城为礼,表我诚意。
还望陛下笑纳。”
其他各国使者也纷纷效仿,表达着自己的诚意。
嬴政高坐于王座之上,看着下方的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