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土山。
弩箭精准地命中目标,土山上瞬间尘土飞扬,石块飞溅。
那巨大的冲击力竟将土山硬生生轰出一个大坑。
紧接着,机甲肩部的火焰喷射器启动,一道炽热的火焰如蛟龙般扑向土山,瞬间将其点燃,熊熊烈火燃烧起来,映红了半边天。
在场众人无不瞠目结舌。
嬴政更是激动得握紧了拳头,大声喝彩:“好!
好一个威力惊人!
此机甲若能大规模装备我秦军,何愁天下不定!”
众大臣也纷纷附和,对机甲的威力赞不绝口。
演示完毕,陈渊操控机甲缓缓走到嬴政面前,单膝跪地。
嬴政笑着说道:“陈渊,你立下大功一件!
此机甲实乃我大秦之福。
朕命你加机甲秦军的量产,朕要让这机甲成为我秦军征战天下的神兵利器!”
陈渊心中一喜,连忙叩道:“陛下放心,臣定当竭尽全力,不负陛下厚望!”
然而,量产机甲谈何容易。
虽有了第一台试验性机甲作为蓝本,但要大规模生产,还面临着诸多难题。
材料的供应、工匠的培训、生产工艺的完善等等,每一项都犹如一座大山横亘在陈渊面前。
但陈渊没有丝毫退缩,他深知这是改变秦国命运的契机,也是实现自己抱负的绝佳机会。
第三章:艰难量产
回到工坊,陈渊立刻召集了秦国最顶尖的工匠们。
他将机甲的设计图纸展开,详细地给工匠们讲解各个部件的构造与原理。
工匠们听着陈渊的讲解,时而点头,时而露出疑惑之色。
“陈工,这机甲所需的精铁,我大秦虽有,但要满足量产,怕是远远不够啊。”
一位年长的工匠皱着眉头说道。
陈渊微微皱眉,陷入沉思。
片刻后,他说道:“从今日起,加大铁矿开采力度,同时优化冶炼工艺,提高精铁的产出率。
另外,派人去周边各国收购精铁,不惜一切代价。”
“还有这机关部件,制作工艺太过复杂,以我们目前的技艺,很难保证量产的精度。”
又一位工匠提出了难题。
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