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片刻,缓缓说道:“你这两条计策,甚合朕意。
只是,实施起来,需耗费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且时间紧迫,如何能快筹备?”
陈渊早有准备,说道:“陛下,可布诏令,动员全国之力。
对于参与防御工事建设与武器研的百姓,给予适当的奖励,如减免赋税、授予爵位等。
如此,必能激百姓的积极性。”
第三章:诏令天下
嬴政听后,当机立断,大手一挥:“好!
就依你所言。
朕即刻下诏,全国上下积极备战。”
很快,诏令传遍秦国的每一个角落。
各地百姓听闻诏令,纷纷响应。
青壮男子踊跃报名参与边境防御工事的建设,工匠们也齐聚咸阳,投身于新型武器的研之中。
一时间,秦国境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在边境,陈渊亲自指导工程建设。
他指挥着百姓们运用水泥浇灌城墙根基,城墙之上增设了望塔与烽火台,彼此之间遥相呼应。
防御陷阱的挖掘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,陷阱中布满尖刺,上面覆盖着伪装物。
而在咸阳的武器制造工坊,工匠们在陈渊提供的技术指导下,对连弩进行改良。
他们精心调试弩机,更换更为坚韧的弩弦,增加弩箭的长度与重量。
投石车的制造也在紧张进行,巨大的木质框架逐渐成型,投石装置的调试成为关键。
第四章:各国动态
与此同时,各国对于秦国的备战行动也有所察觉。
赵国朝堂之上,赵王面色阴沉:“秦国这是察觉到了我们的计划?他们如此大张旗鼓地备战,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
丞相蔺相如沉思片刻:“陛下,秦国此举虽有防备,但我们联合之势已成,不可轻易放弃。
我们可加快筹备度,争取早日出兵,打秦国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魏国、韩国等国也在紧锣密鼓地商议。
魏国国君担忧道:“秦国向来强大,如今又有备而来,我们贸然进攻,恐有不测。”
大臣们各执一词,争论不休。
但在各国利益的驱使下,联合行动的脚步并未停止。
楚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