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0章 唐楷第一人,欧阳询(1 / 2)

【欧阳询,字信本,汉族,潭州临湘(湖南长沙)人。】

【他是华夏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巨匠,以其独特的“欧体”楷书闻名于世,与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。】

【他的楷书,被誉为“楷书极则”,是后世学习书法者无法绕过的一座高峰。】

“果然有欧阳询!”

“可惜他已去世数年......”

唐太宗李世民叹息一声,表情复杂地说道。

欧阳询是贞观十五年去世的,而天幕却是贞观十六年才出现,可惜了。

不过,在别的时空,此刻的欧阳询在天幕之下观看也说不定。

【557年,欧阳询出身于南朝陈的官宦世家,祖父、父亲均为朝廷重将。】

【在他13岁时,父亲欧阳纥因起兵反陈失败被杀,全家被抄。】

【欧阳询因当时外出而幸免于难,此后由父亲的好友、著名文学家江总收养。】

【江总不仅是一位高官,更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。】

【他非常赏识欧阳询的聪慧,亲自教导他读书写字。】

【欧阳询在这样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成长,博览经史,并在书法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】

【他“聪悟绝伦”,读书能一日十行。】

【隋朝统一全国后,欧阳询因其才学出众,被征召为太常博士。】

【这是一个掌管礼仪的官职,地位并不高,但让他进入了中央政权。】

“欧阳询上榜合情合理。”

“他可是唐楷第一人,欧体楷书的历史贡献不容忽视。”

苏轼饮下一杯酒,对着天幕赞叹不已。

欧阳询作为楷书四大家之首,书法水平不比颜真卿和柳公权差。

他只是在后世的热度不如“颜筋柳骨”罢了。

【在隋朝的近三十年间,是欧阳询书法风格形成的关键时期。】

【他广泛学习南北朝书法,既深入钻研王羲之、王献之的“二王”书风,又吸收了北方碑版的险峻与劲利。】

【他与另一位书法家虞世南交好,常常一同切磋书艺,书名开始显扬于世。】

【在此期间,他受命参与编撰了著名的类书《艺文类聚》,这是一部分类汇编古代文献资料的巨著,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唐以前文献。】

【这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。】

【唐朝建立后,欧阳询作为前朝旧臣,被高祖李渊招纳。】

【李渊对他非常赏识,曾说:“不意询之书名,远播夷狄。”他与唐高祖的私交甚好。】

【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,他官至太子率更令、弘文馆学士,封渤海县男。因此,后世常尊称他为“欧阳率更”。】

【欧阳询晚年身体依然康健,继续在弘文馆教授书法,】

【他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逝世,享年八十五岁,在当时可谓高寿。】

“某吕布被世人骂做三姓家奴,可这欧阳询不也是吗?”

“为何天幕和后世之人都在赞誉他?”

“某不服!”

汉末某一处角落里,吕布勃然大怒,用方天画戟遥指天幕,咬牙切齿地说道。

他对于这个结果非常生气,认为是天幕偏心。

天幕还把他的名声搞臭了,导致他现在如同一条丧家之犬般颠沛流离。

他恨天幕!

【欧阳询的一生,跨越三朝,虽早年历经坎坷,但凭借其超凡的才智与不懈的努力,最终在书法艺术上登峰造极。】

【他将南帖的秀雅与北碑的雄强完美融合,创立了法度严谨、险峻劲拔的“欧体”,奠定了楷书的标准法则,对后世产生了无可估量的深远影响。】

【欧阳询的书法初学王羲之、王献之,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