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1章 青出于蓝,王献之(1 / 2)

【博主准备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一块盘点,故此历史十大书法家中共有十一人。】

【按照时间倒序的规矩,我们先来看看小王,也就是王献之。】

【王献之,字子敬,东晋著名书法家、诗人,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。】

【他是“书圣”王羲之的第七子,与其父并称为“二王”,又被后世尊为“小圣”或“亚圣”。】

“没想到吾儿竟有如此大的成就?”

天幕下,王羲之扬起眉毛,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
他在之前就看到天幕提到“二王”、“王献之”等字眼,但是他还是不太敢确定。

一直到天幕盘点到这里,他才确定就是自已的儿子王献之。

好好好,不愧是他王献之的儿子,真是让他欣慰啊!

【344年,王献之出生在东晋最显赫的家族之一,琅琊王氏。】

【这个家族不仅权势熏天,更是重视文学与艺术,他从小就在一个充满书香和艺术气息的环境中成长。】

【王献之自幼聪慧过人,富有才华,言辞不凡。】

【《世说新语》中记载了他年少时“管中窥豹”的典故,显示其观察力敏锐。】

【关于他学习书法的故事流传甚广,最著名的是“十八缸水”的传说。】

【王献之练字三年,自觉有所成就,拿给父亲看,王羲之未予评价,只在其中一个“大”字

【王献之又拿给母亲郗璇看,母亲仔细端详后说:“我儿磨尽三缸水,唯有一点似羲之。”而这一点正是父亲王羲之添加上去的。】

(郗璇和郗璿,这两个名字都一样。)

【王献之这才知道与父亲的差距,从此更加刻苦,发誓要把院中的十八口大水缸里的水都用完来研墨练字。】

【这个故事,很形象地说明了他为书法艺术付出的巨大努力。】

“父亲父亲!”

“天幕是在夸我吗?”

就在这时,王献之一蹦一跳地跑了过来,直接扑倒在王羲之的怀中。

此时的王献之刚满十岁,正好是天幕讲述的用水缸练字的阶段。

他忽然听到天幕好像是在说他的事情,于是就赶紧跑过来见父亲。

“官奴乖,真是好孩子!”

“你可千万不要骄傲,要继续努力!”

王羲之的眼神中充满了宠溺,揉了揉王献之的小脑袋,笑眯眯地说道。

【王献之最初娶了母亲郗璇的娘家侄女郗道茂为妻,两人感情深厚。】

【后来,由于皇帝的赏识和压力,王献之被迫与郗道茂离婚,娶了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儿新安公主司马道福。】

【这段政治婚姻被认为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憾事。】

【为了拒婚,他用艾草烧伤自已的双脚,落下病根,但最终仍未成功。】

【王献之凭借其高贵的门第和个人才华步入仕途。】

【他曾担任州主簿、秘书郎、长史等职,最终官至中书令,因此世人又称他为“王大令”。】

【他身处于东晋中期,经历了桓温专权、谢安执政等重大历史事件。】

【他与当时的名士谢安、桓玄等人都有交往。】

【在仕宦期间,他的书法创作达到了巅峰状态。】

“看来这王献之也是个痴情之人啊!”

张芝看到这里,颇为感慨地说道。

在古代封建社会这样的背景下,能够敢拒绝皇帝的赐婚甚至自伤来抗争,确实令人钦佩。

不过,这也大概和王家的地位有关。

毕竟东晋可是“王与马共天下”的时代!

只可惜结果未免有些遗憾......

【王献之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不满足于父亲的成就,敢于变法。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