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o章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(1 / 3)

而这诗所描写的景象,和他当初的体验完全一致!

当他站在泰山之巅时,那真是顿起豪情万丈,可谓是“荡胸生层云”

“一览众山小”

【746年,杜甫赴长安应试,因权相李林甫操纵科举,以“野无遗贤”

为由,导致无一人中第。

【此后十年,杜甫困居长安,生活贫困,靠献赋谋取微职,目睹权贵奢靡与民间疾苦。

“又是这个李林甫!”

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里,勃然大怒,一掌拍在桌案上,怒斥道。

李世民不止一次听到李林甫这个名字了,知道他是李隆基的奸臣。

不提李林甫做的别的坏事,单单是操纵科举这一件事,就影响了天下读书人!

杜甫原本这么好的学问,因为这个李林甫,从而导致一身才华无处施展!

杜甫身为世家子弟都收到如此大的影响,更何况其他寒门学子?

李林甫真是死不足惜啊!

之前李隆基拍视频说已经处死李林甫了,可是李世民的心中还不解恨。

这李林甫应该千刀万剐,凌迟处死才对!

【755年,杜甫获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。

他赴奉先探亲时,写下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

,揭露社会矛盾,标志其诗风转向深沉现实。

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……”

“嘶!”

“好大的杀伤力!”

孔子霍然起身,紧紧地盯着天幕,惊呼出声。

这句诗写的太好了!

但是也太大胆了!

这是要把权贵们都得罪的节奏啊!

“路有冻死骨……”

“难怪杜甫被称为诗中圣贤,仅此一句诗便足矣!”

曹操端起一杯杜康酒,遥敬天幕,神色肃然地说道。

他当年也是写过“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”

这样反映百姓苦难的诗句。

但是他没有像杜甫这般,直白地把造成苦难的原因写出了。

这也是他佩服杜甫的地方!

“这杜甫岂敢如此写诗?!”

“他难道忘记自己的出身吗?”

“身为京兆杜氏族人,却为那些贫民着想,简直可笑!”

唐朝的门阀世家们看到这句诗后,顿时怒不可遏,开始纷纷指责杜甫。

什么“朱门酒肉臭”

,这不是在打他们的脸吗?!

【安史之乱爆后,杜甫携家眷逃亡,一度被叛军俘至长安,他目睹国破惨状,写下《春望》这千古名诗。

【春望】

【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……”

山阳公刘协读着天幕的这诗,不觉间已经泪流满面。

痛!

太痛了!

他亲眼看到大汉的灭亡,却又不得不屈辱地活在曹丕的阴影下。

看着大汉昔日的旧臣纷纷转投曹魏,他更是心如刀割。

而他性格懦弱,又不敢自杀,只能屈辱地苟且偷生。

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……”

违命侯李煜反复读着这句诗,一时间竟愣在原地。

他想到了自己的故国,那里是生他养他的金陵,那里是春花灿烂的江南。

那是他魂牵梦萦的南唐!

杜甫的这诗深深地触动了李煜,让他不禁潸然泪下。

【后来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