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我与素问继续教大家防疫,同时检查村里的物资,看有没有被污染的东西。”
赵谦点头,立刻带着村民前往河边。
灵枢望着赵谦的背影,心中清楚——余孽的阴谋越来越隐蔽,越来越恶毒,他们不仅想破坏医学交流,还想通过百姓的日常生活,引更大的疫病,动摇社会的根基。
医学与社会的融合,不仅是守护百姓的平安,更是与余孽的一场持久战。
四、未时福利医馆筑根基:道墨合璧护民生
未时的汴京城南,一片闲置的官宅正在改建,工匠们忙着搭建房屋、铺设地砖,空气中弥漫着木材与青铜的气息。
这里将建成“大宋护民福利医馆”
,由灵枢与素问牵头,官府出资,各流派医者轮流坐诊,为贫困百姓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,同时开展防疫科普、医具教学,让医学真正融入社会福利体系。
灵枢站在医馆的正厅前,指挥工匠们按墨家机关术的原理布置医馆:“正厅设为诊疗区,地面按道家八卦方位铺设青砖,嵌入清心银丝,能稳定患者心神;两侧设为医器房与药圃,医器房用墨家防火砖搭建,防止医器制作时失火;药圃种植艾草、苍术、圣火草等草药,既供医馆使用,也让百姓学习辨识草药。”
工匠们按灵枢的要求施工,有的铺设青砖,有的搭建医器房,有的开辟药圃,青铜工具碰撞声与木材切割声交织,一派繁忙景象。
李御医带着几位太医院的御医前来视察,看到医馆的规划,眼中满是欣慰:“灵枢先生、素问大夫,你们的想法真是周全!
这福利医馆,既解决了贫困百姓看病难的问题,又能推广道墨医道,还能培养民间医者,真是一举多得!”
素问笑着说:“李院正,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官府调拨了物资,各流派医者自愿前来坐诊,百姓们也帮忙搬运材料,这医馆才能顺利改建。
我们计划在医馆设‘三免费’——免费诊疗、免费药草、免费教学,让百姓不仅能看好病,还能学会自我防护、自我诊疗,真正做到‘医泽万民’。”
一位太医院的老御医赞道:“‘三免费’的理念,真是体现了道墨医道的‘兼爱济世’!
老夫年轻时,太医院只服务官宦贵族,百姓看病难如登天,如今有了这福利医馆,百姓们终于有了依靠,这才是医道该有的样子!”
灵枢从袖中取出《护民医馆章程》,递给李御医:“这是医馆的章程,详细规定了诊疗流程、药草管理、教学安排。
我们还会从各流派中选拔优秀的年轻医者,担任医馆的常驻医者,既锻炼他们的能力,又能保证医馆的诊疗质量。
赵谦负责医器房,陈阿牛负责义诊团队,林薇负责湿热病症的诊疗,阿依莎负责圣火草的应用,各展所长,相互配合。”
李御医接过章程,仔细翻看,连连点头:“章程详细、周全,老夫回去后,会奏请陛下,将‘护民医馆’推广到各州府,让天下的贫困百姓都能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服务。
灵枢先生、素问大夫,你们为大宋医道、为天下百姓,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啊!”
就在这时,医馆的地基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颤动,地面裂开一道细小的缝隙,缝隙中渗出一丝幽绿的气息,与之前的残踪气一致。
灵枢心中一紧,蹲下身,将青铜符贴在地面上,符面泛出金红,与缝隙中的气息相互对抗,缝隙渐渐闭合。
“是地脉中的残踪气,”
灵枢的声音凝重,“余孽在暗中搅动汴京地脉,想通过医馆的地基,污染医馆的物资与水源,破坏福利医馆的建设。
我们必须在医馆周围布下‘道墨护馆阵’,用青铜丝与清心银丝连接阵眼,阵眼处放置圣火盏,防止残踪气再次渗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