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”
素问却叹了口气,眼神带着怅然:“可惜墨家的香薰术没能流传下来。
晚唐战乱时,墨家传人为了保护医典,将‘燃香祛戾术’的部分技艺融入了道家的‘焚香避邪术’,后来墨家渐渐隐于历史,这门技艺也只剩下零星的记载,若不是《墨道草木考》,我们恐怕永远也想不到这个方法。”
林小满好奇地问:“素问大夫,墨家的技艺这么厉害,为什么会渐渐消失,反而道家的技艺越来越兴盛呢?”
素问坐在药材架旁,拿起一株艾草,轻轻抚摸着叶片:“墨家讲究‘兼爱济世’,却过于执着于机关术与武力,不擅长融入朝堂与民间。
晚唐时,墨家传人为了对抗墨渊,牺牲了太多,幸存的传人又不愿参与世俗纷争,渐渐隐居;而道家则不同,将医道、阵法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,比如焚香、祈福,既符合百姓的认知,又能被朝堂接受,所以慢慢崛起。”
她顿了顿,将艾草放在香器旁,青烟缭绕中,叶片泛着淡金:“不过,墨家的精髓并没有消失。
你看这引香术,后来融入了道家的‘理气咒’,变成了现在的‘焚香避邪术’;这青铜香器的矩尺纹,也被道家借鉴,加入了太极图,变成了道家的香炉。
道墨本就同源,墨家的‘兼爱’与道家的‘无为’,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宁,现在虽然墨家的名号消失了,但它的技艺与理念,都通过与道家的融合,得以延续,这就是‘墨隐道兴’的真谛。”
林小满似懂非懂地点头,在笔记本上写下“墨香融道,济世为根”
八个字,眼神变得更加坚定:“素问大夫,我明白了!
不管是墨家还是道家,只要能为百姓治病、守护百姓,就是好的医道!
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这些技艺,像您和灵枢先生一样,为百姓做实事!”
就在这时,棚外传来百姓的欢呼声——青烟已扩散到东边的街道,黑雾快消退,阳光透过雾气,洒下斑驳的光斑,百姓们走出家门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一位老妇人拿着试毒叶,激动地喊道:“管用!
这烟管用!
试毒叶不绿了,身上的寒气也散了!
多谢素问大夫!”
素问望着棚外的景象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——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
但她也清楚,这只是第一步,安业坊的水井、土壤还需要进一步净化,其他坊区还等着他们的祛戾香配方,她不能有丝毫松懈。
四、巳时道墨融方试配
巳时的安业坊,青烟弥漫,香气浓郁,黑雾已消退了七成,阳光透过云层,洒在街道上,泛着温暖的金光。
救护棚外,十尊青铜香器整齐排列,青烟从炉盖的细孔中缓缓冒出,泛着淡金,像十条金色的巨龙,将剩余的黑雾一点点吞噬。
百姓们主动帮忙,有的为香器添加香粉,有的用青铜勺将青烟引入水井,有的则跟着医者学习引香术,整个坊区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。
救护棚内,素问、李修远与林小满正在调整祛戾香的配方。
桌上摆放着五份不同比例的香粉,旁边放着试毒叶与记录册,每一份配方都经过了多次试烧,记录着净化效果、燃烧时间与扩散范围。
“第一份配方,艾草五钱、苍术三钱、丁香二钱、佩兰三钱、圣火灰烬一钱、火绒草籽半钱,”
林小满念着记录册上的内容,“燃烧时间一个时辰,净化范围十丈,能净化空气中的隐性戾毒,却无法彻底净化水井中的浓戾毒。”
“第二份配方,增加圣火灰烬到一钱半,”
李修远补充道,“燃烧时间缩短到四刻钟,净化范围十二丈,对浓戾毒有效果,但燃烧太快,需要频繁添加香粉,不方便大范围使用。”
素问拿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