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 医道同源参天地法儒相济贯古今(5 / 5)

汇”

,与石楼微光中针影的指向完全吻合。

“您看这地图的褶皱,”

少年展开羊皮卷,“正好能与《商君书》的书页重合,‘垦草令’的位置,对着洞口的‘药田’标记。”

明轩的指尖泛起青光,与空中的阵图、石壁的针影形成直线。

脑海中闪过混乱的画面:商鞅在秦国推行“医律”

,墨家传人在旁记录“药不过三钱”

的标准;汉代酷吏张汤审判医案,案牍旁摆着《黄帝内经》,用朱笔圈出“辨症施治”

;最清晰的是块石碑,正面刻着“法不阿贵”

,背面刻着“医不分贫”

,碑顶嵌着枚青铜针,针尾的三镶印正在光。

此时,书院的钟声响了七下,与石壁“七”

字的颤动频率相同。

《商君书》的书页突然合拢,将空中的阵图吸入其中,封皮浮现出四派传人的合像:道家持针,法家握律,儒家捧卷,墨家执尺,四人的手共同按在枚青铜针上——正是第七针的虚影。

石楼阴影里,最后一只蛊虫在紫气与铜锈中死去,“法不可违”

的诅咒彻底瓦解。

玄冥教徒突然转身,青铜针从石壁中抽出时,带出缕血丝,血丝在空中化作“七”

字,却被三镶印的光芒照得粉碎。

微光中的第七针影越来越清晰,针身的“法”

“道”

“墨”

“儒”

四字相互缠绕,针尖直指终南山的方向。

深夜的书院里,烛火渐渐平稳,三镶印的光芒渗入《商君书》与《黄帝内经》的书页。

明轩将两本书并放在讲台上,现它们的厚度相加,正好等于石楼微光中第七针的长度。

“原来,”

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,“所谓国本,既要农战强筋骨,也要医道养气血,而法度与仁爱,就是让这两者平衡的针。”

而石楼顶层的窗口,那枚黑的玉佩碎片突然重组,在晨光中显出新的刻字:“三法归一时,针现血光处”

碎片的反光里,终南山深处的“三法洞”

洞口,正有缕紫气升起,与书院的烛火、石壁的微光连成一线,仿佛在等待有人带着三镶印,去解开第七针的最后谜团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