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 灵素探幽 医道与神谕的神秘对谈(4 / 6)

生。
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‘百病生于气也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……’若能像佛教冥想这般,让患者心境平和,内心宁静如水,对病情缓解想必大有帮助,或许能成为治疗的关键突破口。”

高僧微笑着点头,眼中满是赞许之色,说道:“施主对医道理解深刻,悟性极高。

在这纷繁复杂、物欲横流的尘世之中,人们被七情六欲所困扰,内心难以安宁,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,时刻不得平静。

如此,疾病便极易滋生,如同野草般肆意蔓延。

若能借助冥想,净化心灵,让内心如平静的湖面,波澜不惊,身体也将随之受益,恢复健康活力。”

灵枢接着问道:“大师,那在应对一些疑难杂症时,佛教可有独特的方法或理念,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?”

高僧沉默片刻,仿佛在内心深处仔细思索如何措辞,随后缓缓说道:“世间万物皆有因果,疾病亦不例外。

有些病症,或许是前世业障所致,亦或是内心执念太深,如同绳索般紧紧束缚了灵魂。

化解之法,除了外在的医学治疗,更需内心的觉悟与放下,斩断那束缚灵魂的绳索,方能重获新生,摆脱病痛的折磨。”

灵枢和素问对视一眼,心中虽对“前世业障”

之说心存疑虑,毕竟他们深受科学医学理念的熏陶,但也敏锐地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心理暗示作用,或许能为治疗带来全新的、意想不到的思路。

灵枢说道:“大师,我们虽秉持科学的医学理念,注重实证与疗效,但也深知心理对疾病的影响巨大,不容忽视。

若能将佛教中有助于心灵平静的方法,巧妙融入我们的治疗与养生中,或许能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,开辟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。

比如,我们可以借鉴冥想之法,帮助患者放松身心,缓解压力,让他们在精神层面得到舒缓,您看可行吗?”

高僧双手合十,微微点头,说道:“善哉善哉。

医道与佛道相互借鉴,若能救人济世,亦是功德无量。

佛法无边,亦需世间诸般善举相辅相成,共同为众生谋福祉。”

就在此时,禅房内突然刮起一阵微风,这风来得毫无征兆,轻柔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诡异气息。

桌上的烛火瞬间摇曳不定,光影在墙壁上疯狂晃动,仿若有无数张牙舞爪的鬼魅影子在肆意舞动。

素问心中一惊,心脏猛地一缩,下意识地靠近灵枢,她的心跳急剧加,仿若要跳出嗓子眼,手心也微微沁出了冷汗。

高僧却神色平静,目光柔和地看着他们,语气平和地说道:“施主莫怕,此乃清风过境,亦是机缘的一种显现。

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规律,这风或许在暗示着什么,冥冥之中自有定数。”

灵枢深吸一口气,努力稳定心神,让自己从紧张的情绪中挣脱出来,说道:“大师,我们在治疗过程中,现有些患者病情诡异至极,症状奇特罕见,似乎远远出了常规医学的认知范畴。

不知佛教中可有关于此类现象的解释,能为我们指点迷津?”

高僧微微皱眉,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与深思,说道:“世间有诸多神秘之事,乎常人想象,或许与天地间那些神秘莫测的力量有关。

传说中,某些邪祟之物会干扰人的气场,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,导致疾病缠身。

虽不可全信,但也不可全然不信。

这世间的奥秘,犹如浩瀚宇宙,深不可测,远我们的想象。”

灵枢和素问心中一凛,他们虽自幼接受科学医学的教育,不信鬼神之说,但这奇怪病症确实难以用常规医学解释,诸多诡异之处,让人不得不心生疑虑,对这世间的神秘力量产生一丝敬畏。

<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