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色’回‘字招牌了吗?只要挂了那个木牌的店铺,这劵直接能当铜钱用。”
……
“就算您不想买东西,您跟账房说一声,也可以直接用回春券换铜钱、银子的,不过嘛,我们得收三厘的’耗损钱‘,一百文收三文,这不过分吧?”
……
“觉得耗损钱太高了?一千文确实是要三十文。
不过,您也可以转让给别人用啊,别人买药的时候就当一千文用,实打实的,多划算。”
“什么怕收到假劵?您看下回字招牌下的说明啊,一共三点:这劵对光可以看见水印,青色墨料可是泛着光的,就单说这五色印刷的纸劵,恐怕一般人也造不出来吧?”
……
一番解释说明,大家也都颇为认可。
城里的回字店铺,还都搞了活动:只要使用回春券结账的,无虞楼给送一盘小菜,阿胶坊给多送半块阿胶,佰草集送一盒胭脂,就连火烧店都给你多加一勺驴肉……
一百文用不完的,还能直接找零,消费十文以上都不收“消耗钱”
。
逐渐的,开始有人先换劵再结账,多余的劵直接先揣兜里。
“你还别说,这回春卷揣兜里,可比铜钱省事多了,一点不重。”
“就是,我平时花销大,得带点银子,结账那叫一个麻烦,还得又切又剪,用戥子称,这回春劵还真挺方便。”
“方便?那我回头也印一些出来,当钱花。”
“就你?你先配出个五色颜料来看看?这钱对着光还能看见芍药花呢,那叫一个神奇。”
“就是,那青色颜料,看着会反光,一眼就能看出来真假。”
“据说,人家回字店铺可还藏着绝招呢,反正你拿着假的钱,人家账房一眼就能认出来。”
逐渐的,人们开始把回春劵揣进兜里,放进钱匣子里,有些药商之间的交易,也都可以直接用回春劵了。
“老杨,今天这批货得结现钱了吧?”
“黄掌柜,我这只剩两张回春券了,您收吗?”
“收啊,我明天自己去换成现钱就行。”
“其实你也不用换。
换了不得还亏三里钱吗?”
“你在亳州买货,下次一般都有人收。
要是去外地买货,再换不迟。”
……
这日,卢生正在无虞楼数钱玩:把回春券弯折,食指拇指轻轻撵动,是有多久没有这么数过钱了?还挺有快感……
一个打扮十分精致的老头走了进来,后面还跟着余得胜。
余得胜像个狗腿子,跟在后面,轻咳一声,声音都学得有些尖细:“卢生!
郑公找你有事儿。”
听着这音色,就像一个小黄门在介绍大总管,十分的尖锐,果然是近墨者黑。
卢生抬头一看,赶忙起身相迎:“哟,郑公,您回来了?得胜不是说您出海了吗?”
郑公如今可是余得胜的老板,余得胜去蜀中跑的买卖,全走的是郑公的路子。
郑公看看凳子,上面有些水滴未干,余得胜眼疾手快,赶忙用袖子给擦了。
郑公这才把双手顺着臀部下滑,把长衫捋平,坐了下来,这动作大方得体,却尽显妖娆。
“卢掌柜,按照你上次给指的暖流,我带人出海,真去了趟海对面,给你带回一点东西。”
他给狗腿子递了个眼色,余得胜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包,打开一看,是一只特别短小粗壮的“人参”
。
“西洋参?郑公真给找到了?”
“不瞒卢掌柜,这东西,那里的山林,漫山遍野到处都能挖着,不过我也找了几个药铺问过,他们都不识得此药,可能只有卢掌柜能收了。”
“那是他们不识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