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野史还挺有意思,卢生很感兴趣:“那这么说,太宗皇帝就真的死于疾病?”
“你真想听?”
安大夫再次确认下。
卢生也不捂耳朵了,反正都听到这里了,什么朝廷隐秘?还真能听一听就丢了小命?于是,试探的点点头。
安自良便坦然的讲道:“当夜,我们几个太医进入陛下寝殿的时候,陛下确实已经没有了气息,他表情十分惊恐,圆目大睁,仿佛在驾崩前看到了十分可怕的东西。”
“他看到了什么?”
呼延静婉有些害怕。
安自良摇摇头:“不知,但更诡异的是寝殿里确实有一把兵器,像一把斧子,所以“斧声烛影”
也并没有空穴来风。
准确的说,那是一把“钺”
,是一种象征权利的礼器。”
怕卢生没文化,呼延静婉只能解释两句:“斧子只是莽夫用的,像程咬金那种。
钺就不同了,‘钺’是上古礼器,传说商纣王统兵,用的就是一把玉钺。”
“那时候,钺柄直直立在一个小碗中,碗中放有一碗清水。
没有任何东西扶着,一把几十斤重的铜‘钺’,就这样直直立在一个小碗中。”
安自良回忆起这些,还是觉得背脊凉。
“碗中立筷”
卢生倒是听说过,中原地区,很多农村老太太都爱用这一招。
家里有人生病中邪,就会找来一个碗,装上水,找一根,或者三根筷子,尝试把它立起来。
如果筷子能够竖立不倒,说明是已故的亲人在思念生者,或者有鬼怪附体,通过这个祝由术,可以请求他们离开,使病痛得到缓解。
卢生也懂这些的:“立筷子在水碗之中,可招亡魂的,这种方式,中原很多地方都有的。”
安自良赞许的看看卢生:“你小小年纪,竟然还知道这个?”
卢生得继续装一装:“但是一般能立一只筷子,就已经说明‘招鬼’了,把钺立于碗中?这招来的得是个多大的厉鬼啊。”
安自良的话音都变得低沉:“传说立‘钺’可以招阴兵,招揽死在手下的亡魂”
“太宗皇帝,开国之君,手下亡魂岂止上万?”
呼延静婉也觉得背脊凉。
所以,就是谁在布置这种祝由术?是谁把钺带到了寝殿?太宗皇帝临死前究竟看到了什么?一连串的疑问在卢生脑子里浮现。
“你们可知道太宗皇帝的临终遗言是什么?”
安自良问道。
卢生自然是不懂的。
呼延静婉结巴的说出三个字:“好…为之。”
这三个字,后来被记录在《宋史纪事本末》中,算是历史上最着名遗言之一。
“好为之?不是‘好自为之’吗?”
卢生觉得这三个字挺别扭的。
别扭就对了,至今这三字无人可解。
“如果,他真的看到阴兵,太宗皇帝最后留下那句:“好为之”
或许不是“好”
,而是号令的“号”
,号令阴兵“为之”
,或者“围之”
……
卢生听得背脊凉:“你编的吧。
说得还挺像那么回事,哈哈哈。”
笑笑可以缓解尴尬……
安自良也不多解释:“信不信就随便你们了,姑且就当是说书人讲的故事吧。
后来,当天进过寝殿之人,或死余非命,或消失踪迹。
像我这样的……能活到现在,估计也就一两人而已了。”
……
故事讲完,很多疑问,安自良也不能解释,究竟是弟弟想害哥哥,还是哥哥自己玩火自焚,安自良也不敢妄言……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