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章 填词酒令采桑子(1 / 2)

北宋大药商 杏得 1171 字 1天前

林秋环继续解释道:“近来,听说宫里的刘太后和郭皇后可都用阿胶调理身子,亳州城里夫人们也都有样学样,上有好者,下必甚焉,需求是极大的。

但除了东阿县,其他产地却怎么也熬不出来,这阿胶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了。”

她还给余得胜提建议:“你们要是能进到正宗的东阿阿胶,到时候我给你们介绍生意,定是能赚到一些钱的,也可以帮补一下你师父,听说你们回春堂可是入不敷出啊。”

“阿胶,现在是没有,不过会有的!”

回话的却是卢生,卢生心中已经燃起了赚钱的火焰,原来北宋朝阿胶竟然这么贵啊,他得搞点驴皮,整点阿胶,赚好多钱。

虽然不相信林姨娘会给自己介绍什么生意,但卢生要是仿制出正品的阿胶,想来应该是不愁卖的。

想到这里他都不想参加这鬼雅集了,就想直奔回村,去研究复制阿胶了……

龙墨见卢生又抢了自己风头,对对子是引不起学政的重视了。

话题还被引到药材上,自己都完全插不上嘴,只能再次拆台:“这对对子也没意思。”

“就是,对对子只是小道,要不然科举怎么不考对对子?”

“用药材对对子我们也不懂啊!”

“我们还是换个别的酒令吧,得再有文化些,严禁滥竽充数。”

大家都不想对对联了,也不奇怪,“好印象奖”

已经被卢生摘走了,众学子的对联,估计不可能再越卢生了,于是又都想换酒令。

卢生和余得胜就是传说中的“酒令杀手”

,酒令到了他们这儿,就玩不下去了。

武文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,找回一些场子:“还是请师母提一个词牌,我们轮流填词吧。”

“对,还是填词稳妥,最考究学问,免得有些人滥竽充数!”

“对,对,对,师娘出一个词牌。”

林姨娘想了想,她也不会几个词牌,只能在有限的几个词牌里选一选:“那就《采桑泡儿》吧。”

儿化音是一个字,林姨娘有些犹疑,这个词牌不知道说对没有。

余得胜噗嗤一声就笑了,就连他这个不学无术的人都知道,这词牌不叫《采桑泡儿》,而是《采桑子》,他卖力拍拍巴掌:“好、好、好,桑泡儿可是好东西啊,桑泡儿就是桑子,可以补肾养头。

这桑泡儿全株可都是药材,根部的皮叫做桑白皮,可以泻肺平喘。

桑枝,桑叶也都是药材,全株都是药的……桑泡儿别名就是桑子,对的,对的!”

龙墨只能站出来替师母呵斥:“谁跟你说这些,药啊病啊的,这里是学政府,不是医馆!

别再扯你的中药了!”

林姨娘这才反应过来,自己说错词牌名了,附庸风雅没附上,“附庸疯子”

还差不多,桑泡儿,还是土话,想想都丢脸啊。

罗茶言也捂嘴偷笑,她怎么会斗不过林姨娘呢?这么没文化的一个人,按说应该被她压的死死的。

大概是没有对方心狠手辣,也没有对方在亳州城根深地固吧。

龙墨自诩为文采出众,他得站出来,赶紧替师母揭过这一篇:“《采桑子》,在下刚巧偶得两句。”

这《采桑子》是勾栏唱曲最喜欢的词牌,龙墨自然是熟悉的很。

拿着折扇,敲着节拍,唱出两句《采桑子》:

“世间常赞瞎猫幸,偶得死鼠心欢喜。

岂知背后,无筹无备,皆是虚名起。”

龙墨写的是一“打油词”

,但韵律还算得当。

不过文采也只是半灌水响叮当,下阙词就再也想不出来了,只能推给下:“这下半阙就交给卢生了。”

一般雅集行酒令,半阙词也是可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