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九章 天狼军!杀(2 / 4)

恳切,历数大夏旧谊,痛陈叛贼吴砚卿,晓以利害,许以高官厚禄。

韩千启静静地听着,盯着那面“曹”字旗。

曹永吉,先帝朝的兵部尚书,以清廉刚直着称,曾是他韩千启在朝堂上仰望的清流砥柱。

那份根植于骨子里的尊敬,让他强压住了破口大骂的冲动。

他接过亲兵递来的纸笔,就在城垛上,一笔一划地写下回复:

“曹公钧鉴:国贼肆虐,山河破碎。千启身为夏臣,守土有责,唯战而已。公若念及旧谊,当提兵共讨逆贼夏明澄、陈彦。若为虎作伥,助纣为虐,则勿复多言。城在人在,城亡人亡。韩千启顿首。”

没有华丽的辞藻,只有平静的决绝。

信被射下城去。

看着信使远去,韩千启深吸一口气。

死?他早已置之度外。

彭通那莽夫都能在乱军之中力战而亡,他韩千启堂堂魏武军主帅,西夏朝廷嫡系,岂能退缩?

更何况,就在这关襄城下,那个他曾经看不起的“缩头乌龟”袁弼,带着不足八千残兵,就敢向陈彦的中军发起决死冲锋!

如今,他还有一万可战之兵,有这座历经血火淬炼的坚城!

只要他钉在这里,像彭通一样,像袁弼一样,多拖一刻,就为援兵多争取一分希望,为西夏腹地多筑起一道屏障!

“兄弟们!”韩千启猛地转身,对着城头守军,用尽全身力气嘶吼,“看到了吗?东夏狗又来了!上次陈彦没啃下咱们,这次曹永吉也别想!人在城在!杀——!”

“人在城在!杀——!”短暂的死寂后,回应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怒吼!

战斗,在劝降信被射回后不到半个时辰,轰然爆发!

比之上次陈彦的强攻,曹永吉的攻势更加沉稳,

也更加致命。

这位前兵部尚书深谙攻城之道,将“正”字发挥到了极致。

他没有急于用人命去填城墙,而是将火炮阵地层层推进,辅以大量重型床弩和投石机。

“轰!轰!轰!”

“嘣!嘣!嘣!”

“呼——!砰!”

震耳欲聋的炮声、床弩发射的闷响、巨石砸落城墙的恐怖撞击声,瞬间将关襄城淹没!

大地在颤抖,城墙在呻吟。

刚刚被沙袋和门板勉强堵住的豁口,在持续不断的轰击下剧烈摇晃,不断有守军被震落或被飞溅的碎石击中,惨叫着跌下城墙。

曹永吉的战术清晰而冷酷:用绝对的火力优势,持续不断地轰击、削弱、摧毁!

他不给守军丝毫喘息的机会,炮火昼夜不息,如同巨大的磨盘,要将关襄城连人带墙,一寸寸碾成齑粉!

关襄城,成了真正的地狱熔炉。

守军在漫天炮火和飞石中艰难求生,用血肉之躯填补着不断出现的缺口。

韩千启身先士卒,哪里最危急就冲向哪里。

时间,成了最残酷的刽子手。攻守双方都在疯狂地“赶时间”!

曹永吉在赶时间:他必须在严星楚和魏若白的援兵抵达前,彻底碾碎关襄城!

严星楚的援兵在赶时间:

平阜鲁南敬部五千人:一路急行军,尘土飞扬,士兵们跑得口吐白沫,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关襄。

鲁南敬心急如焚,不断催促:“快!再快!关襄的兄弟们在流血!”

归宁邵经部三千人:同样不顾一切地向关襄狂奔。

归宁城的再次空虚让邵经忧心忡忡,但严星楚的严令和关襄的危局压倒了一切。

他们如同一支离弦之箭,直插关襄东北方向。

魏若白的京营在赶时间:两万精锐京营,在魏若白近乎严苛的驱策下,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东疾驰。

魏若白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