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,收起干粮,一个人缓步向高处走去。
山上有风,还不小。
经过风一吹,严星楚人也精神了些。
突然听到背后传来脚步声,回身看去,只见陶玖向他走来。
“陶兄,吃完了。”
“烧饼太硬了,对付了几口。”陶玖感受着风,“天气变冷了。”
“嗯,深秋了。”
“我听说书佐是出身军户吧。”
严星楚“嗯”了一声,看着陶玖。
“书佐不要误会,我出身商人,家道中落,机缘下入了军中。”
严星楚微笑道:“陶兄,你多想了,我家中是军户庶支。”
庶支?陶玖有些意外,他原以为严星楚是世袭:“书佐是征召从军的?”
“嗯。”
“难怪。”陶玖喃喃道。
严星楚不知他何意。
“严书佐可听说过朝廷三大派系?”
严星楚更是一脸的懵然,摇了摇头。
“如书佐是世袭,应该会听家里人提起,自本朝立国以来,朝廷有科举、军侯、征召三大派系,其中军侯一系在军中势力最大,其次为科举,然后是征召系。”
“三大派系中,科举和征召就字面意思,相信书佐能够猜到,而军侯的根子就在军籍世袭。”
严星楚点了点头。
“三派一直暗流涌动,特别是军侯和科举,这几年势如水火,而征召因为在三方中势力最小,倒没有明显针对,但暗中也是不断被打压。”
“知道董其忠和何开岁是什么出身吗?”陶玖突然反问,但不待严星楚回应,接道,“两人都是科举出身,董其忠甚至还是同进士,而何开岁是举人出身。”
严星楚一脸不可思议,董其忠和何开岁那模样,怎么看都不像是科举出身的人。
“哈哈,想不到是吧。当日我偶然听人说起时,也是不可置信,后来到安靖城打了几次交道才确认。”
“是很出人意外。”
“我也是征召系出身,六年前那一批。”
严星楚大吃一惊,六年前那一批怎么陶玖还只是一个边军从六品军佐身份,而且这次名义上带队的还是自己这个试书佐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“五年前犯了事,被打发到了军需衙门。”陶玖简单地解释。
五年前被打发,看来这陶玖以前应该至少在五品,严星楚见他轻描淡写,也不多问。
“现在几派争斗厉害,因此刘世与常大伟之事,我今日也就没有多说,我们这小身板经不起折腾啊。”
到了此时,严星楚那还听不出陶玖是在提醒自己,这是绕了一大圈,顾忌自己的面子。
心中不由苦涩,自己还是年轻了。
但是他不去劝,难道看事态闹大,再想到当日徐端和在郡城卫主动介入仓司与洛山营的火炮争执,严星楚现在内心很矛盾。
“应该亥时过了,我们下去吧,不然等下陈漆怕要担心了。”陶玖该说的已说完,笑道。
严星楚点点头,刚走一步,他突然想起了父亲的事:“陶兄,你是乾熙六年征召入伍的西北边军吗?”
“我十九岁那年,因‘杨阅之乱’应得征召,但开始却不在西北,而是在东南,后来因为北境与恰克冲突被调动到了西北。”
严星楚心里一紧:“陶兄一直在鹰扬军吗?”
“一直在,鹰扬军在参与平定‘杨阅之乱’后就调到了西北。”陶玖听着他呼吸重了许多,“严书佐,怎么了?”
“没事。”严星楚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气息,看着陶玖一脸期待,“陶兄可听过严征之名?”
严征正是他父亲姓名。
严征?陶玖思索片刻,摇了摇头:“鹰扬军二万多人,虽认识几个严姓,但你说的严征没有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