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炸药等战争物资,但至少苏联方面是站在中国一方的。
抗战初期,苏联前后为国民政府提供了至少1200架飞机、超过千门的各类火炮、大量坦克装甲车等,还提供了近2亿发子弹,几百万发炮弹,并授信2.5亿美元低息贷款用来帮助民国政府购买战争物资,甚至组建了援华飞行队,进入中国作战并击落了不少鬼子战机。
南京保卫战、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中,都有苏联飞行员参与战斗并击落日机。
武汉上空的鹰群里,不止有中国飞行员,亦有很多苏联飞行员,甚至有近两百名飞行员牺牲在中国战场。
毫不夸张的说,苏联援助在抗战初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。
不过,随着苏日暗中媾和,甚至最终签订了和约,历史上苏联就逐步减少中断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援。
可以说,1941年下半年,中国是在以一个仅仅有些工业基础的农业国,对抗着已经完成工业化且有着美英等列强暗中支持下的鬼子国家。
虽然此时国民政府以及各地抗日武装人数已经超过了300万,但绝大部分都跟八路军一样,属于小米加步枪的水平;相比之下,鬼子政府如今编成的正规部队也已经超过170万人,且入役了11艘航母、300多艘舰艇,5000余架飞机,超过5000门火炮和1500余辆坦克。
更不用说,鬼子的工业农业产值、钢铁产量、粮食产量、武器装备质量等完爆当时的民国政府,基础教育、大学教育等更是走在了亚洲的前列。就连占领中国区域的人口数量,都已经超过了国统区人口数量。
这样的实力差距,如何不让当时的国人绝望,甚至就连国民政府头目都对抗战失去了信心。
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