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声“撤”
,基本上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。
没有办法,军令如山,史文恭,燕青等人只得退了回来。
别人都还好说,只有李逵急得是“哇哇”
怪叫。
晁盖是有他的想法的,武松已经在济州府内潜伏下来,只等城内城外通信后,里应外合一举拿下济州府。
再者,济州府只禁军便有五千人,再加上厢军,总兵力应该在八千左右。
如果没有内应,而采取一味的强攻,即使攻下济州府,也会伤亡惨重。
再说武松,他率领三百名暗杀处的队员,在八天前就已经潜入了济州府。
比水泊梁山其他的四路大军提前了三天,因为战争一旦打响,便会封城,到时别说这么多人进城,恐怕连鸟都飞不进去了。
武松把三百名队员化整为零,三个一群,五个一伙,扮作各式各样的小商小贩,或者串门走亲戚的,都混进了济州府。
晁盖在派给武松任务的时候,允许他可以挑选水泊梁山的任何人,可见晁盖对他的器重。
武松是个红脸汉子,自然是感激涕零,誓要在攻破济州府战役中立头功。
他一共挑选了三个人,“鼓上蚤”
时迁,“扑天雕”
李应和“青面兽”
杨志。
武松挑选时迁、李应、杨志三人,正是看中了他们各有所长。
时迁轻功卓绝,飞檐走壁如履平地,最擅长探查潜入。
李应精明干练,曾是独龙岗李家庄庄主,颇有调度管理之能,且一手飞刀神出鬼没。
杨志乃将门之后,曾官至制使,熟悉官军套路,武艺高强,沉稳刚毅。
这三百精锐,在大战来临之前,便已像水滴融入大海般,悄无声息地渗入了济州府。
其实,三百人绝非小数目,他们想要安全的潜入济州府,也绝非易事。
武松将他们分为数十小队,每队人至十余人不等,由得力头目带领。
在梁山大军出动前三日,便开始陆续出。
大部分队员都扮作行商客旅,推着货车,挑着担子,里面藏着拆卸开的兵器零件和必要物资。
货物多是些山货、粗布、粮食,合乎时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