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火器(2 / 3)

>在宋朝制造手榴弹,已经比抗日战争时期早了近千年。

无论是在人的阅历,精密的程度等方面,都落后了很多。

“凌处长,你可以详细的来说一下。”

“是!”

凌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,继续解释道:“天王哥哥容禀,这手榴弹看似简单,实则难点有三。

一是火药配比稍有偏差,要么炸不开,要么直接炸膛;二是引信时间难以控制,常常不是过早就是过晚;三是外壳铸造工艺要求极高,厚了炸不开,薄了又容易提前碎裂。”

史文恭也补充道:“最危险的是上月试验时,一个哑弹在凌处长检查时突然爆炸,险些伤及性命。

为此我们不得不重新设计安全装置。”

晁盖闻言,眉头稍展:“原来如此,但是军情紧急呀,可有什么解决良策?”

这时,“金钱豹”

汤隆也站了起来:“禀天王,关于手榴弹的外壳,前几日已经制作完成,交给了凌处长!”

凌振看了一眼汤隆:“禀天王,正是,汤处长这次的外壳制作非常精细,厚薄也非常理想。”

史文恭也回道:“近日,我与凌振兄弟研制出了新型延时引信,用浸油麻绳配合火药线,可将爆炸时间控制在三息左右,内层刻槽也确保破片均匀。”

晁盖一拍身旁的座椅:“好!

那手榴弹的样品什么时候能制作出来呢?”

史文恭赶忙一拱手:“禀天王,已经制作出了最新样品十枚。”

“什么?你们已经制作出来了?”

晁盖一听,脸顿时就黑了下来,心中暗想:既然制作出来了样品,却不跟我说,是想要出什么幺蛾子吗?

史文恭何等的聪明,一看晁盖的表情便知道是误会了,赶忙跪了下来,凌振和汤隆也跟着跪了下来。

史文恭小心的解释道:“禀天王,并非不报,而是前几次制作出来的样品都失败了,小弟担心这一次也”

汤隆和凌振也赶忙解释道:“正是如此!”

“哦!”

晁盖想了想也可以理解:

“我并没有责怪三位贤弟的意思,快快请起!”

“史院长,你刚才说已经做好了样品十枚?”

“正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dq54网】 www.dq54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